自忠一身先锋军的德式国防军的将军服,身旁就只有一名参谋跟随。
“贵军此番也是为抗曰前来,我们先锋军愿供给部分弹药给贵方作为车马费用,但包头和归远这些地方,暂时不能给你们了。”双方一见面,客套了两句落座后,张自忠就直截了当的说了起来。
“凭什么不给我们,那本来就是我们的地盘!”按照一开始的商议,101师的师长董其武此时扮演起了黑脸的角色。
“那是华夏的地盘,不是某一个人的,或者是某一支军队的。”张自忠也不是一介莽夫,反口道。
“那是中央政斧划拨给我们傅将军来管辖的!”向来有些优柔寡断有鲁蘑菇鲁英麟忙插言道。
“管辖一地,当为民生造福,为国家添功。不知傅将军对绥远之地的发展有何打算?”鲁瑜和张自忠开着一辆桶车跑来,并临时充当了司的角色,结果被人忽视了。此时他的这一转问,大出傅作义等人的意料之外。但傅作义见到张自忠只是笑而不言,立即就知道这个中校绝对不是想象中的一个司或者参谋那么简单。
他们猜测的没错,鲁瑜一直担当着先锋军说客的作用。
在先锋军对外的交往中,负责与社会上的学者文人打交道的主要是赵书行,负责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主要是李挺,而与中央军军队上的各路军阀打交道的新进窜起的鲁瑜。当初不仅仅是在滕州和王铭章说合,就是联系张自忠投靠先锋军,也是他的功劳。
庞炳轩还有57军的投奔也有他的功劳,如此他才快速的崛起,成为军队谈判的领军人物。
“安民扶教、鼓励工商、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傅作义和张自忠一样不言语,旁边的陈炳谦接话道。兵对兵,将对将,摸不清鲁瑜的底细,傅作义没有乱发言。
陈炳谦名字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傅作义身边一直担任参谋长一职。他对战略策划并不是很多,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担当财神爷大管家的作用,掌管了晋绥军的财政大权。山西人特有对财富的精明,使得他精打细算的在绥远这块贫瘠的地方支撑着傅作义的军队的运转。可谓是功劳居伟。
“这安民之策,可及我们先锋军的低保政策惠及百姓?这扶教之举,可能比得上我们先锋军的十年义务教育?鼓励工商,可免除苛捐杂税,并给予资金扶持?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只有这些最多暂解粮荒,能够发展绥远?”鲁瑜四个反问,说的有些不客气。但这些政策确实有些空洞,具体的措施并没有什么新意,守成有余,发展不足。
“你!……”不等旁边的董其武瞪眼,陈炳谦先笑道:“不知贵军还有何为国家添功之策?”
他没有问其他的,鲁瑜的四问中已经点明了先锋军的低保和义务教育的策略,这个确实是为民造福,但后边的为国添功不知凭借着什么?
“我们下一步打算五年之内在包头建造起一个年产三十万吨钢铁的钢铁厂!”鲁瑜笑道。
众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十万吨是什么概念啊?此时全华夏的钢铁产量除去落入曰本人之的,连十万吨都不到。即使先锋军去年不过也才三万吨的产量。此时鲁瑜一开口就是三十万吨,直接就是吓了众人一跳。
傅作义看了看旁边含笑不语的张自忠,两人视线一对,张自忠笑道:“我们确实已经订好了规划,矿场器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自忠的话直接让旁边朱锡章吐到嘴边的“荒谬”的字眼又咽了回去。张自忠既然说出口,就不是简单的一句大话或者空话。白云鄂博大家都知道那里有个大铁矿,27年的时候,丁道衡就已经发现了那里的铁矿,30年,何作霖发现了那里的稀土。
有了白云鄂博的铁矿和大青山附近的煤田确实能够建起一座钢铁厂。只是投资的费用太大,包头周围的条件环境和交通状况又太恶劣,即使是中央政斧都不敢伸。
陈炳谦心中暗自盘算了一回,一座三十万吨的钢铁厂绝对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其中牵扯到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等都是一的天文数字。钢铁此时就是战略物资,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三十万吨的钢铁产量也确实能让华夏的实力大幅度的提高。
他与傅作义望了一望。人家天大的口气说了出来,他们无法反驳。他们说话的意思已经明摆着了,如果你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包头他们是占定了。
陈炳谦心中掠过一丝苦笑,先锋军与曰本人在军票上角力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前天和昨天,先锋军逆反取胜的消息他也收到了。具体情况虽然不知道,但山西的一些老财主亏损了不少,而先锋军也大赚了一。用来投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