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4章 和珅和李国楼之间的关系(1/3)

作者:乔尼小样儿
同治皇帝载淳道:“今日早朝是讨论探花郎李国楼的十一陈条,怎么突然岔开话題了,清中大学应该不再今日讨论的事宜之中。接着刚才的话題讨论下去,赏赐马奶汁一碗。”

养心殿里的重臣心情舒畅的喝马奶汁,互相看得顺眼,心思各异。兴奋过后,恭亲王奕訢瞥眼身旁的庆亲王奕劻,心里顾虑重重,和他不对付的庆亲王,今儿怎么了吃错药了,突然想要李国楼去创办清中大学,心里到底打什么鬼主意?瞅着同治皇帝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他,恭亲王明白过來,该由他说话了。

恭亲王毕恭毕敬的说道:“启禀皇上,正如庆亲王所说探花郎李国楼说书,大都切中时弊,又有济世安邦之才,不用,就太可惜了。本王以为李国楼可堪大用,放置在翰林院做书办,有些大材小用。既然庆亲王保举李国楼做清中大学首席学政,本王也保举李国楼做北洋水师筹办会的首席学政,专门筹措北洋水师的日常经费。”

下首李鸿藻已经弄明白过來,两位亲王都看中李国楼的钱袋子了,三年能产出一千万两白银的人,大清帝国独一份!他哪能错过机会,再晚一步,一位“财神爷”要被两位亲王瓜分了。赶紧站起身,躬身道:“臣也保举学生李国楼做保定军校的学政,操办军校的用度经费。”

李鸿藻把“学生”两字念得很重,要让同治皇帝载淳清楚,这步棋不能让恭亲王得去,他才是李国楼送过拜师贴的“老师”。

同治皇帝载淳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处置?李国楼明显是恭亲王首先倡议提拔的人,怎么朝堂上会有三帮人抢呢?刚才答应庆亲王太快,皇上金口玉言又不能反悔,如今这两人位朝廷重臣一个也不能得罪,但是若是答应了,李国楼是否官职太多,忙碌不过來呢?

同治皇帝载淳左右为难,看着眼前的恭亲王、李鸿藻,挤出笑容道:“恭亲王、李少保,这李国楼只有一人,你们这个保举他,那个保举他。叫朕如何是好,容朕好生思考,把李国楼放在哪里,才能发挥他的所长。”

恭亲王、李鸿藻吃瘪,无奈的坐下。唯有庆亲王奕劻暗自窃喜,他把李鸿章的“钱袋子”给夺过來了,以后李国楼还不给他随便拿捏。

几名大臣又开始奏对李国楼的十一条陈条,各自诉说各自的道理,有赞同也有驳斥,让同治皇帝对问題有个辩证的看法。这也是分析问題的方法,很多事情并不是会出现一面,而是反复多变,甚至有好有坏。

因为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即将要撤销垂帘听政,她们俩识趣的很少插话,都是让同治皇帝自己拿主意。以倾听为主,听了一个上午,听出个道道來。慈安太后听到现在又有慈禧太后提点,她们俩养老享受的住处,修葺的“万寿山工程”从李国楼那里得了九十万两白银,已经明白朝臣们为何推举李国楼做“首席学政”,都要抓住银袋子捞一票。

慈安和慈禧以姐妹相称,要说一个清一个浊,那是故意往慈禧太后脸上抹黑,而拔高慈安太后。两人都是喜欢享受的人,哪肯受半点委屈,也都看清了有了权力以后,能把权力变为物质享受的道理。生活比过去做皇后、懿贵妃时有多大改善,不言自明。

在国家政务上以慈禧太后明辨事理,分析得出得失轻重,朝堂上的政令多出于由她的懿旨。而在提拔官员,或者罢黜官员事宜上,大都慈安太后出主意,她看人比慈禧太后要准。因为慈安太后用人是看此人的才能、品行,左宗棠就是慈安太后破格提拔上來的官员。

而慈禧太后喜欢用满人以及自家亲戚,对于自家亲戚贪生怕死,兵败临阵逃脱,知道了也会网开一面。在这方面,慈安太后反而比慈禧太后心狠手辣,下得了狠手,杀过皇亲国戚。此时大清的政权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两人互相亲密配合,共同作出的决策。

慈安细声道:“姐姐,既然你说那个探花郎是皇帝身边的和珅,最会赚钱。那些臣子们在抢财神爷,我们也不能吃亏,要李国楼替我们办差,尽到奴才的本分。”

慈禧脑海里总在想得到从北洋水师孝敬她的九十万两白银,到底是亏还是赚的问題?被慈安轻轻一点拨,天地豁然开朗,还是这个主意好,细水长流,有事还能压榨一番李国楼这个奴才。

慈禧微笑道:“嗯······还是妹妹聪明,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怪不得姐姐我总会心神不宁,原來少了妹妹的提点啊。”

慈禧逢迎拍马几句,让慈安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一套小花招慈禧玩得驾轻就熟,慈安就是被慈禧这种马屁功夫给迷惑住了。慈禧手指上的指环套挑开慈竹帘子一条缝,扬声道:“皇上,今天朝会就到这里吧,皇上要学会乾纲独断。”

“好的额娘!”同治皇帝载淳扫眼旁边的大太监,小朝会应该结束了,他要去聆听两位太后娘娘的教诲。

“退朝!”大太监刘德印公鸭嗓子大叫一声,养心殿里群臣跪拜,躬身倒退而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在年代文中养大佬[七零] 美漫之火箭浣熊 爱同陌陆 终极全才林天成王梦欣 创世棍王 青灯诡谜 侯门嫡女的流放日常 房客是只狼[剑三] 腹黑王爷:爱妃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