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福晋一起有了孕,无论于仁郡王府,还是于诚亲王府来说,都是件天大的喜事,按三爷的意思,那是须得好生操办上一番的,然则弘晴却并不作此想,没旁的,眼下西疆正乱着,此际大肆操办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为此,颇费了番口舌方才说服了三爷,却不曾想老爷子从太医处得知了此事之后,特下了道恩旨,从太医院指派了两名太医专驻仁郡王府,并赐宴乾清门,大宴百官,以为庆贺。
消息一传开,仁郡王府立马门庭若市,前来道贺者不计其数,弄得弘晴实在是有些个应接不暇的,偏偏来者都是客,不接待还不成,若不然,一个“假清高”的大帽子立马便会扣在弘晴的头上,没辙了,就算再累,也得好生“接客”去,这不,几天的热闹下来,可怜弘晴都快累成乌鸡眼了,当真比打了一场大仗还累上几分。
怨不得群臣们趋炎附势,实在是老爷子这么道恩旨太引人遐思了些——弘晴不是天家第三代里头一个成婚的,也不是第一个将有孩子的,实际上,胤礽的两个儿子都早就成了亲,孩子都好几个了,四爷的长子弘晖前年成亲,去岁也有了一子,可都没见老爷子有丝毫的表示,偏偏轮到弘晴这儿,孩子都还没出世呢,就大肆庆贺上了,个中之意味自不免引人深思,闻出了味来的群臣们不赶紧可着劲地巴结上一番更待何时?
老爷子固然是一派好意,只是这等好意到了弘晴处,却成了不折不扣的折磨,还好,这等热闹也就是几天功夫,若不然,只怕弘晴就不是成乌鸡眼,而该是成芦材棒了的,当然了,这等苦是没处述说去的,真敢叫苦,别说老爷子会有看法,旁人也定会指着弘晴的脊梁骨骂“矫情”的,没辙了,也就只能是强颜欢笑地苦撑到了拜贺的风潮平息。
府里闹腾归闹腾,弘晴忙碌之余,却也没忘了关注朝局,尤其是兵部议事的结果,结果么,不出弘晴之所料,老十四代表兵部呈送上去的章程成了最后的定案,而老十三单独上的本章却有若石沉大海一般没了消息,不甘之下,老十三有一回趁着觐见的机会,又提了番建议,可惜老爷子还是没采纳,只说会让额伦特注意准噶尔军的设伏之可能,到了这般田地,老十三也不敢再多啰唣了,出兵之事遂就此成了定论。
康熙五十三年七月初九,圣旨下到西安将军府,着西安将军额伦特并大内一等侍卫色楞为正副帅,率一万旗营以及两万绿营军会同青海王台吉出兵平青藏之乱;七月二十三日,额伦特率部进抵西宁,上本言西宁入藏道有三,其中库库赛尔岭、拜都岭道皆宽广,请与大内侍卫色楞分道进兵,帝允之,大军遂行,额伦特率旗营出库库赛尔岭,色楞率四万绿营军走拜都岭,两军在齐诺郭勒汇合,一路无险,也不曾遭敌侵扰;章便在此处——“八旗商号”突然放出风声,说是展基金有极大富余,鉴于所兼并之工商银行展势头良好,打算再行注资一家钱庄,但并未要求得到控股权,只说一切皆可商议。
“八旗商号”将注资钱庄的消息一出,不止五大钱庄全都闻风而动,中央银行内部也已是风起云涌,九爷与弘历都想从“八旗商号”争取到资金之支持,都分头到“八旗商号”活动了一番,可惜都没能得到个准信,此无他,弘晴不话,“八旗商号”里又有谁敢胡乱开口的,一众人等忙乎了一通之后,目光最终还是全都落在了弘晴的身上——九爷一方透过老十四出了邀请,弘历一方么,则是说动了老十三出面约谈,当然了,找的都是些不甚着调的借口,前者说是侧福晋庆生,请弘晴去赴宴,后者么,说是给儿子过生日,请弘晴过府畅饮一回,有意思的是双方宴请的日子全都凑在了一块,只不过一个是在午间,另一个则是在傍晚。
有人宴请自然是好事,本来么,弘晴放出这么个注资钱庄的消息就是要引四爷上钩的,而今,鱼既已是咬了钩,弘晴自是乐得去好生周旋上一回的,当然了,老十四那头得先去对付上一番,怎么着也得将戏演得跟真的一般,若不然,以四爷之奸诈,闹不好还真就会脱钩而去的,好在老十四的宴请是在午间,倒是能两不误的。就这么着,弘晴在老十四处东拉西扯了一个下午,隐隐约约的话说了一大箩筐,不过么,实话却是一句都没有,吃饱喝足之后,拍拍屁股便走了人,逛荡着往十三爷府上而去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