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十一月八号,酒厂正式开工生产,郭凯敏真的到了大肚川为他剪彩,剪彩的还有徐辉、陈维新、袁立,郭凯敏上午还要等市里领导,就急冲冲的走了。留下徐辉跟陈维新、袁立和他崔键以及后山村的付小‘毛’商谈合作的意向。最后的结果是在后山村创办高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由后山村出人出地,徐辉所代表的北方餐饮有限公司出资三百万,由大肚川镇政fu贷款一百万,三方各占一定的比例。
当天晚上东宁县电视台,石江市电视台都坐了新闻报道这一消息。而在这天,厂长顾大林也到岗上班。
这段时间由于陈维新的提醒,崔键始终保持着低调。刘元要在适当的时机腾出位置,而他崔键则是这个位置的主要人选,但对他太过年轻的说法也时常出现。
他已经好些天没到酒厂来了,顾大林在单位呆了几天,就到外地打市场去,崔键对他的要求是,顾大林这个厂长可以不坐班,厂里的具体事务归闫明负责,他的任务就是完成既定的销售收入。
坐了十几天的办公室,屁股都磨出茧子,他决定到酒厂看看。
“崔主任,欢迎来酒厂指导工作。”
闫明再次见到崔键时的态度,与以往都有所不同,原来的企业办主任只是一个负责每个月收企业管理费的收款员,但是现在崔键这个企业办主任却是被赋予了真正的权利。他为自己遇到了明主而高兴,至于刘阳现在怎么样,他可以不管那么多了。
崔键看着闫明一身干活的打扮,就笑着说:“闫厂长,指导工作不敢当,我们相互学习,酒厂你比我要熟悉,我这个外行就不指挥外行了,生产上的事,由你全权负责,我不参与也不干涉,我只提一点要求,要保质笨的将男人壮酒尽快生产出来。”
“这个没有问题,有了党委政fu的支持,最多一个月,新酒就能上市。”闫明拍着‘胸’脯保证
“好,我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在有几件事刻不容缓,得马上去办,否则会对将来的销售不利。”
崔键对闫明的态度很满意,只要闫明能全力配合,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让酒厂打一个翻身仗。
对于酒厂的生产,崔键并没有指手画脚,闫明是酒厂技术员出身,大肚川酒也是他参与研发的,现在只需要根据原有的配方酿造便可,专业的人才要用在专业的地方,崔键相信,自己在这方面不会比闫明坐得更好,没必要去参与和干涉生产。而顾大林几乎都在外面打市场,工厂里的事情,几乎就‘交’给闫明。
但是在酒厂的管理和经营上,崔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酒厂的生产流程要规范化制度化,对大肚川壮酒,崔键暂时不好干涉,但是大肚川酒的生产,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来。
另外就是注册男人壮酒的商标和增加包装,现在酒厂所有的酒瓶只有一种规格:500,也就是一斤装,但是对于大肚川酒,崔键却觉得应该增加250和125两种包装。
最后就是广告宣传,为了让新酒早点上市,现在男人壮酒的生产量减少了三成,但酒厂现在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在广告在,在这一点上,闫明的意见与崔键相左,他认为,如果有富余的资金,应该拿来加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而不是把钱送给电视台和报社。
对闫明这种固执己见的想法,让崔键觉得闫明只是一个合格的技术员,或者一个理想的生产车间主任,最多也是一个主抓生产的副厂长,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经营厂长,他只会墨守成规,缺少了开拓创新,还是顾大林有远见。如果不是自己和顾大林来负责新酒的事,恐怕他还是只会尽到一个生产厂长的责任,等把酒生产出来后,坐等经销商上‘门’提货,虽然现在男人壮酒有名气,但一个东宁县是不足以消化掉酒厂新生产的产量。
本文来自看書惘小说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