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预算
户部。
“这是圣上最后钦定的高家堰治河工程,你们都看一下。工部要求拨款两百万两……”四阿哥指着桌面上的几张图纸和字面说明,缓缓说着话,暗地中撇了坐在角落中做记录的李言一眼。
听到是治河工程,李言耳朵敏感地动了动,运笔的手微微顿了一下,就又继续书写自己的文书。
治河工程……李言表面上在写着文书,心中却是思量不已。距离洪水退去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日了,他身在户部,只听说康熙召集两江总督阿山、漕运总督桑额和张鹏翮等共同详议漕运与民田两利的修治方案,具体商议的内容却是不得而知。
对于他呈上的工程图,到底是用到了,还是没有用到……这儿是京城,不是南巡的御舟之上,他一个小小的笔帖式,是没有资格觐见皇帝的。李言虽对他的设计充满信心,但康熙这么久的时间内再没有召见过他,这就让他心中难以下结论了。
户部的重臣们听到费用是两百万两,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公务间中一时只闻“嘶嘶”的吸气声。有人摇头道:“两百万两……贝勒爷,这也太多了,咱们户部可挪不出这一笔银子来”其他人也是应声赞同。
四阿哥皱眉道:“关系到上百万的百姓生命安全,就是挪不出也要挪。工程既是圣上钦定的,那就是没错的,我叫你们来,一是要尽快想办法挪出这笔钱,另一方面就是想要你们看看,这工部所列hua费,是不是都用在了实处别让我们辛苦凑出来的银子,都喂给了硕鼠”
几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苦笑道:“贝勒爷,咱们这儿可没人懂这个奴才虽然与阿山大人有几分jiao情,但涉及工部的利益,阿山大人怕是不会与奴才细说的。”
四阿哥环视众人一眼,目光最后落到李言身上,沉yin一番,道:“子默,听说你对治河颇有研究,你来看看。”
“微臣领命。”不理会众臣别有所思的目光,李言从容地站起身,走到书桌前,对列位大臣拱了拱手后,取过所谓的工程资料,细看起来。
只第一眼,他就能肯定,这就是他的图纸虽然明显是被人誊抄过的,但内容却是一模一样的
李言面上细微的异样没有逃过四阿哥的眼睛。
这图纸四阿哥也认识,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在十三那儿见到过。而他见到的,正是李言曾经留给十三的副本。
“圣上言说,这份图纸大体是已故治河名臣靳辅留下的遗作,你可看的明白?”四阿哥看着李言道。
这就是他一笔笔画出来的,他怎么能看不明白?
虽然不明白康熙为什么说是靳辅的遗作——靳辅死了十几年了,若是留有价值巨大的遗作,比如说像自己眼前这样的工程图,怕是早就付诸实践了
李言微微吸气,指着工程图解说道:“微臣明白。贝勒爷,众位大人,这个工程的中心思路是自泗州开河筑堤,引淮水至高家堰,入张裕口,再出清口……”
先前众臣对于四阿哥叫这个一个少年上前心中不忿,但听到李言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地解说,不管他们对李言抱有什么态度,但都不得不承认,李言对于这个工程确实“看的明白”。
听见李言解说完毕,四阿哥心中也肯定了这工程图的作者,出声问道:“施工的话,我们没有权利干涉,但是银钱……子默,这工程虽然浩繁芜杂,但真的需要两百万两么?”
听见四阿哥问话,众臣都看向李言。听得李言解说,他们虽然对于工程有了些了解,但也仅仅地了解而已,若让他们一下子说出其中所费几何,那也是不能的。
李言略一沉yin,拱手道:“贝勒爷,各位大人,微臣斗胆估算,这个工程认真运作下来,每一笔银钱运用到位的话,一百二十两银子足够了”
“什么”众臣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有开口询问的,也有讥笑斥责李言妄言的,一时间李言耳边全是嗡嗡声。李言闭嘴不言,没有答大臣们的话,只看向四阿哥。
四阿哥听到李言报出的数字,心中也是bo澜起伏。两百万,一百二十万,这中间差了整整八十万那是八十万呐能多做多少事情如果李言所说是真的,那这小子对于户部那是多大的价值?对于大清艰难的国库来说,又是多大的价值
四阿哥心中的ji动之情再难平息,抬手制止了大臣们的议论声,目光灼灼地bi视李言道:“李言,你说的可是真的可有依据”
李言再次拱手,道:“回贝勒爷,这儿是大清的户部,微臣不敢妄言。这一百二十万两,是微臣根据工程所费材料的成本,人力劳力的成本等等粗略估算出来的。就算这成本价格有所bo动,但bo动最多也不过十万两。而且,贝勒爷,工程并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因而,所需银两也并不需要一次ing拨款。考虑到户部的银钱储备周转,结合工程的各个时间段,我们完全可以分期分批地拨款,以缓解户部的压力。比如这最开始的清理淤积,所费不过十万两,而却要费时非一个月不能完成……”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