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论尹何为邑》记叙郑国元老子皮和他将来的接班人子产的一番对话,主要话题是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宠臣尹何担任封地的行政长官,而子产对此进行劝阻。表面看来子产态度诚恳,推心置腹;子皮虚心接受、从善如流;但是仔细读来,我却感觉着这番对话不象表面看来那么轻松,一问一答都暗藏锋芒,尤其是子产处处透露的精明和老练,显示出其高超的政治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
话题是从子皮开始的,他看似漫不经心地问子产:“我想让尹何担任我封地的行政长官,你看如何?”子产和尹何应该都和子皮有着深厚的关系,否则他不会征求子产的意见。子产却没有轻易做出回答,因为他不知道子皮的真实想法,所以他是或否都有可能给自己将来的政治道路留下麻烦。
这时,子产的回答:“尹何是个年轻人,不知行不行?”这是最圆滑最模棱两可的回答,他没有尹何不行,也没有他行,而摆出了一个客观条件,即使以后尹何知道了谈话内容,也不会认为子产这话问得有什么不对的。这等于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子皮,如果子皮认为不行,那不是子产话的原因,如果子皮认为行,他自己就会出理由。
果然子产的试探成功了,子皮出了他认为尹何能够胜任的理由:他这个人比较厚道,我特别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学学当官吧。其实他这话等于告诉子产,尹何这个人没有什么大本事,想任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欢他。这时,子产的回答更显示了他的聪明和智慧,他只要对尹何做出任何负面评价或者奉劝子皮要疏远才能平庸的人都会引起子皮的反感,而他却对子皮语重心长地:“人要爱护人,是要利于他。如今先生爱护人就让他从政,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的爱护人(才),却以伤害他们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这话得真让人听着那么温暖,既没有伤害到尹何也出了自己的想法,即使将来尹何听到这几句话,也一定会拥抱一下子产。
子产接着没忘了向子皮献高帽、表忠心:“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我要给您提个意见,你即使生气我也要,您这么努力地工作,太不爱惜自己了。要知道你的身体不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是属于人民和我们的事业的。”这话在领导听起来,真是太舒服了,古今皆然。
这番谈话的直接结果就是子皮给了子产一个君子的光荣称号,然后“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我想君子也就是既有才能又有道德的人,子产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执政大臣还创造了辉煌的政绩使郑国走向了强盛,应该是不愧于这个称号的,我想每一个自我标榜清高的空谈家都应该向子产看齐。
【子产论尹何为邑】(襄公三十一年《左传》)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人务知者近者。我,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