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宋玉对楚王问》
有一天楚国的老板问宋玉:您是不是有什么不检点的行为,怎么大家伙都不您好呢。这句话明两个问题:一是楚王和宋玉的关系挺不错,俺猜他们这话的背景肯定是在二人私下没事闲话的时候,不会在朝堂上,楚王这话的目的应该是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兴师问罪;二是楚王本人很厚道。当有人宋玉坏话的时候,他并没有偏听偏信,而是给了宋玉解释的机会,不象后来那些冤案中那些被冤枉的大臣尽管高喊着我要见领导都不给他申诉的机会。
虽然者无意但听者有心,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好会直接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今后自己的福利待遇。宋玉是个聪明而有才的人,当然知道其重要意义,乍听之下面红耳赤。用了两个寓言想为自己申辩。一是曲高和寡,也就是我这人太有才了,我坏话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二是凤飞万里,其志群鸟难识。也就是我太有才了得不到普通人的理解,所以即使那些不我坏话的人也不会给我在你面前上好药。
靠着犀利的言辞,宋玉逃过一劫。虽然本没有直接交待楚王的态度。但是从史料可以看出,宋玉混得比屈原强多了,不但没有自杀还两度担任楚国的议政大夫。曲高和寡也作为一句至理名言,广为流传。从屈原的悲剧和宋玉的这段经历好象也证明了曲高和寡的正确性。但是纵观历史的发展,却发现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逻辑。因为它简单粗暴地把才华和人气放到了一个对立的位置。更多的事实恰恰证明了曲低和寡,而曲高和众。从艺方面来,真正受到大家长时间喜欢是那些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而如果艺作品总在迎合大众的口味,反而生命力更加短暂。从政治方面来看也是如此,那些高明的政策如果得不到大众的支持是无法长期得到贯彻落实的,只能人亡政息。所以曲高和寡现在只是那些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从古至今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把他们放在哪里他们都能得人心,得到尊敬和拥护。即使你把他放到食人部落里他也能成为酋长,放在监狱里他会成为狱头,放在最愚昧最野蛮的部落里他会发起革命让部落明进步。所以在众多类才华中聚集人气也是最重要的才华,否则即使身负绝学也找不到发挥的平台只能望汩罗兴叹罢了。
【宋玉对楚王问】(《楚辞》)
楚襄王问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