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4章 马失前蹄(1/2)

作者:胡阿女
一个人一生要死三次。

第一次,是物理意义机体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最后一个认识你见过你的人死了,第三次,则是这世上再也没有了你的消息,天大地大,却无一人之容身处。

若是如此看来的话,庞统之人,倒也算是永垂不朽了。因为直到几千年后,仍然会有提起他的名号,仍然会有人说起他那段光辉历史。

刘备总共有两块领土,第一块是靠了孔明得来的荆州,第二块便是靠着庞统得到的西川。

庞统未必不能拿荆州,不过他当时还是和周瑜一派的,并没有另外寻主的意识。

孔明未必不能取西川,只是刘备心里着不能让孔明一家独大,必须得做出点什么来阻止他势力以及威信的扩展。

所以,在这场有预谋有计划的安排中,大家都成为了刘备手底下的人。

棋子之间也是要讲究那平衡与制约的,就比如刘备和孙权是制约北方曹相的强而有力的势力一般,卧龙凤雏之间也需要一个平衡制约点。

孔明的平生爱好之一就是研究些旁人看不懂的东西,比如那星象,因为旁人看不懂,才更能体现出他的睿智与不凡,要是事事与常人相同,那他孔明还做什么“卧龙”?而孔明在夜观星象之后也发现了一不太明显的骤变,他两指一掐,然后摇摇头,看那西北方位上星象黯淡,想来将是有什么大人物要陨落了。

而那星象又显示了这这位大人物是个文臣,说不定正是……

其实,星星的光芒黯淡或者明亮,那都只是因为它距离我们的远近而造成的不同,和谁死谁生的并没有任何关系。人家就是迷信这些,任你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况且,若是这件事情真的变成了事实,那么,这就已经超出了时代所理解的范畴,而这些看星象的人,也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大师”。

孔明大师并没有提醒庞统的责任与义务。

而庞统也还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察觉到危机与他只有一线之差。

有的时候,一线之差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你再怎么厉害牛逼,那也得在有命享受这份荣耀的前提之下吧!

不过还深深的陷在了对自我的状态中没有回过神来,他看着那西川,便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庞统就是那千里马,在他看来,刘备就是他的伯乐。不过,这千里马当的并不负责,那伯乐也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半吊子。

本来呢,刘璋是完全的相信着刘备的,他是个单纯的人,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可是,也正因为他的单纯,孙权说了点刘备的坏话,他也相信了,像刘璋这么实诚的人,整个时代里都找不出几个。

所幸,时代并刘璋还是很仁慈的,至少,也给了他某个地位。

时势可以造出曹相吴侯刘皇叔这般的英雄,也能造出孙坚大将这样的悲剧人物,而对于刘璋这样的人,更是不会少见。

在孙权给了刘璋一封离间信后,刘璋看完那信立马就与刘备翻脸了。之前曾有下属劝过刘璋,“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刘备来此或许正是冲着我们的西川来的,大人你可要多加防范可要警惕着点啊!绝对不能被刘备那家伙给骗了,难道您忘了荆州刘表的下场了吗?”

针对这位忠心耿耿的下属的规劝,刘璋还自作聪明的把人家给训斥了一顿。

刘备是谁?他刘璋是谁?

他们都是大汉的皇亲,如今国运式微,大家都在忙着共同抗击贼寇,刘兄怎么会害我呢?

刘璋这么想着,他也这么大气的说了。

正是他那下属地位不够,由此可见,你想劝动你的上司,首先你的出发点就错了,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你只能找和他同级别的人来劝,至于那些低一等的,自大的皇室宗亲刘璋怎么会听的下去呢?

而这孙权都没有亲自面见刘璋,他只是一封书信,就把那家伙哄得团团转。孙权不愿意见这种人平白的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刘璋却觉得人家给他书信示警是拿他当朋友,还小心翼翼的把书信给收藏了起来。

在知道了包藏祸心的刘备的企图之后,刘璋那翻脸可是比翻书还快,他立马一变脸,然后就要派人追杀刘备。

其实孙权的“示警”也是有原因的,人家和你无缘无故的,干嘛要帮你拆穿刘备的阴谋?只是,孙权心中想着,让刘璋先与刘备打起来,这样的话他正好可以带兵去侵占荆州。

荆州是孙权心中的一根刺,他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孙权的这封信只是把将要发生的一切提前推上了舞台,但是对于刘备来说,却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刘备他本来就有取西川的打算,要不然,他又怎么会考虑的面面俱到,把人才都安排分配好了呢?

刘备敢来西川,那也就是说明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刘璋便是有千军万马,你一个主将啥用没有的,你这军队能好的了吗?

刘备这么想着,对于进攻西川,他已经是运筹帷幄。

本来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天上天下!唯我狐尊 [综武侠]大师兄要丸 信仰大爆炸 鸟爷的悠闲生活 武侠世界里的强盗 哈利波特和进击的哑炮 恶魔总裁,悠着点 三国之统帅天下 撩错后,我被渣男小叔掐腰猛宠 朕要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