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峻已经开始利用浩然正气为引,以手代笔,开始在诗文碑上书写诗文了,而楚扬却依然站在原地,闭着双目,没有任何的动作。
他是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同样祭出浩然正气。
毕竟一旦他也祭出浩然正气,就连他自己,也不知会造成怎样的反应。
但有一点,楚扬可以肯定,他知道自己一旦祭出浩然正气,只怕立即就会被南大荒的众多势力盯上,这一点,对于他的人生安危,显然是危险的。
他也明白宫崎峻哪的底气,这家伙在东大荒,应该有着不凡的来历,再加上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宗师,所以根本不怕别人敢打他的主意。
相比之下,楚扬的背景,确实没有对方雄厚,自己的真正实力,也确实不如对方。
可,楚扬却是突然想到,如果他能在文斗的比拼中,压上宫崎峻一头,那他以后在文武殿的身份,只怕也非同一般。
估计应该也没几个人,敢打自己的主意吧?
唯一要担忧的事情,就是以后自己若是离开文武殿的势力范围,必须改头换面,隐匿形迹才行。
否则,一旦他在外面被其他人认识了出来,难保别人不下黑手。
在南大荒,明面上,没有人敢对文武殿的人动手,可是暗地里有黑手,又有谁能防着住呢!
再说了,就算是自己不暴露浩然正气,就没人盯着他吗?
刀家堡、黑风堡与江府的人,只怕已经让人在文武城外布置,准备随围杀自己。
或许自己祭出浩然正气,创制一篇蕴神的诗文,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只有这样,他的楚扬才会更加受到文武殿的关注与年看重,甚至连以后的修炼资源,也会有所不同。
但,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创制出一篇蕴神的诗文。
创制一篇蕴神的诗文,很简单,就是利用浩然正气,不断的创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四次,如此类推……只要花上几个月,或是几年的时候,然后舍得耗损一些本源,总有创制出来的一天。
可现在机会只有一个,创作的机会,也只有一个。
又如何一次就创制一篇蕴神的诗文呢?
“蜀道难”楚扬头脑中突然冒出了这首千古名诗,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
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想到这里,楚扬感觉如果用自己的独特手法加上浩然正气,他未必不能将诗中的意境,彻底的释放出来。
因为这首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更容易容纳他的蕴神之法。
想到自己用浩然正气加上蕴神法诀,有可能将《蜀道难》之中的意境,真的蕴灵出来,楚扬心中也是暗自松了口气。
宫崎峻既然在文斗的第一时间,就祭出了浩然正气,就说明他对自己创作蕴神诗文,并没有把握。
也就是说,他用出浩然正气,只是想利用浩然正气打击自己,从而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于能否创制蕴神诗文,宫崎峻心中也没底。
想到这里,楚扬心中冷笑。
宫崎峻确实是一个天才之中的天才,不过,他太轻敌了。
他是一个天才之中的天才,他楚扬也不见得比对方逊色。
唯一让楚扬担心的是,诗文碑上,会不会排斥《蜀道难》这首诗。
毕竟这首诗,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借用上古圣贤的圣诗。
万一诗文碑认为这一首诗不是他创作的,那可就麻烦了。
不过,现在似乎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虽然担心,楚扬还是将《蜀道难》几个字,小心翼翼刻写了上去。
让楚扬欣喜的是,一直等到他将《蜀道难》三字写完,又等了片刻之后,诗文碑之中,仍然没有发出半点排斥的信号,显然诗文碑已经认可这一首诗。
楚扬心也松了口气,也暗自为自己的担心,感到一阵好笑,虽然不知道这状元梯是什么时代的东西,但《蜀道难》这一首诗,却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想来也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同样的诗词吧。
“他的那一首诗,竟然没有受到诗文碑的半点排斥?”左风彦突然站了起来,他想不到诗文碑竟然会对楚扬的诗,没有一点排斥。
在知道,这个世界上的诗人,所作的诗文,无论怎样原创,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前人的一些影响。
这样一来,就使得诗文碑对于任何诗文,都会给予一定的排斥。
可现在诗文碑竟然对楚扬的诗,并没有半点排斥,这说明什么?
不过,左风彦的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楚扬的另一个举动,给生生打断了。
让左风彦再次目瞪口呆是,楚扬如今的手中,也出现一团白色的光芒,那种光芒,显得大气又而光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