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鹊听到后,扭头看去,只见门客栈门口,站着一位“乞丐”,是乞丐,只不过穿着破烂,面部脏乱,瘦骨嶙峋,透过其凌乱的头发,可见眉宇间尚有一丝英气,凭严鹊多年的经验,觉得此人并非真正的乞丐。
三儿看了乞丐,觉得此人挺可怜的,于是道:您稍等一下,我去后厨给你找找。
“谢谢……”
严鹊慢慢的转过身来,看着这位乞丐,对其道:敢问,你是哪里人氏?
“这位老人家是在问我吗”?
“这里可还有别人”?
严鹊反问道。
“我是从很远地方来的……”
“哦?不知这个地方是哪里呢”?
这位乞丐沉默了一会儿,低下头,没有回答。
不知他是真的忘记了,还是不愿意回答。
这时,三儿走了过来,从厨房找到了几个馒头,拿了出来的,递给这个乞丐。
“谢谢……”,乞丐接过馒头,从怀里拿出一块布,此布看上去,特别埋汰。
然后这个乞丐将这些馒头放在破布内,将其包裹起来,只留一个在外面。
三儿见此人如此,便上前问道:您这是留着以后吃吗?
“不……因为……还有十个孩子等着我呢”。
“什么?十个孩子”?三儿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不错,虽然他们并非我亲生,但却一直跟随我走了很远的路”。
其实这位“乞丐”口中的孩子,是他在乞讨的路上遇到的真正的乞丐,由于这些孩子年纪,如果让自己出去乞讨,很容易被饿死或者因其他原因而死,所以这位乞丐便“收留”了他们,每次都会多讨一些吃的,给他们吃。
严鹊慢慢的走上前,道:能否带我们去看看你口中那些孩子,不准我们还能帮到你们呢。
“是啊,你带我们去看看”。
这个乞丐听后,低下头犹豫了一会儿,道:那好,你们随我来。
严鹊在三儿的搀扶下,跟随着这位乞丐,走到苏州城内的一处破庙,只见里面空空的。
“孩子呢”?三儿问道。
“孩子们,出来,我回来了”。
乞丐完这话,便看到从佛像身后,香堂之下纷纷跑出十个孩子,一齐跑到乞丐的身边,义父义父的叫着。
乞丐笑呵呵的道:乖……乖……看看义父给你们带回什么了?
乞丐完便将那块破布打开,将里面的馒头和自己手中还没来得及吃的馒头分给了这些孩子。
在这些孩子中,最大也就十多岁,一点的是七八岁那样,严鹊看到这些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显然是被饿了许久了,便心生怜悯之情。
于是严鹊叫那个乞丐过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
“哦,那你真的就想着让这些孩子一直陪你乞讨度日吗”?
“这个……我还没想那么远”。
“现在有个买卖给你做,你可愿意”?
“什么买卖”?
“就是刚才那间客栈交与你经营,如何”?
乞丐疑惑的看着严鹊,但他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并非是在谎,于是诺诺的问道:我可以吗?
没等严鹊回答,三儿就抢着回答,道:当然可以,你这份善心,是谁都学不来的,并且这些孩子也可以帮你做些零活,他们以后也不需要餐风露宿了,何乐而不为呢?
乞丐听后,没有马上答应,而是低头思索着。
这时,这群孩子里最的那个女孩,拿着半个馒头跑了过来,对着乞丐道:义父,我吃饱了,这半个馒头你吃。这个女孩一边着,一边将馒头递给了乞丐。
乞丐看后,心中甚是感动,不过他并没有接过馒头,而是抬头对着严鹊问道:那我需要做些什么?
严鹊听后,想来这个乞丐是答应了,这也算对行有个交代了,于是道:你什么都不需要为我们做,你只需将这些孩子养大成人,并且你要始终保持你这份善良之心。
“好”!
远处的万马堡中,经过之前的动荡,此时的万马堡已非之前的光景,有些居民早已搬离了万马堡。
此时万马堡的主人并非满楚古德家族,而是燕氏,燕氏兄弟经过一番厮杀,最终将自己妹妹一家的的产业占为己有。
虽然如此,但万马堡也达不到之前的辉煌盛世,许多之前合作的大商家,都纷纷与其断了来往,现在仅剩下寥寥无几的没有实力的几个商家与其合作,这便是燕家维持生计的来源。
看到此番情景,少林寺的了愿与了结师傅“阿弥陀佛”了一番。
在少林寺的方丈了然的指派下,了愿与了结带领着数名弟子,前来万马堡调查逍遥门行凶之事。
这时,了愿道:师弟,我们喝完这碗水,便去万马堡的主人家里询问清楚,看此事是否真的与逍遥阁有关。
“好,师兄”。
可此时在万马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