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CJ750的前世今生(1/2)

作者:科科的铲屎官
办公桌前,杨全和吴家村自行车厂的设计人员陈大炮围趴在一起,对着白纸上设计讨论的起劲。

今天陈大炮休息,在宿舍躺了大半天后闲着无聊,带着自己设计地一款边三轮外观图纸,跑到研究所办公室求打脸来了。

恰巧杨全正在修身养心,写诗怡情,毛笔刚落下才写几字。见陈大炮鬼头鬼脑地推门进来往里瞅,连忙扔下毛笔招呼进来聊天。完全不顾刚刚落笔随手写出的: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杨全边翻着陈大炮的画本边回答问题:“实在闲的无聊,要不然谁没事写字。练什么心,我这是聊发少年狂不知道吗?另外你这设计,怎么说呢。还不错,但是就是有点瑕疵。”

如何和工程师学会说话技巧,这个是门超级深得学问,但是杨全有着雄厚地经验。你要是直接说他设计错误、有问题的,那设计师心底会本能想到你懂个锤子。你要是说设计上有些瑕疵,那他惶恐地认为自己设计有大问题,需要再好好研究。

陈大炮听到瑕疵后,立马警觉回忆哪里出了问题,半响无果,眼神求助地看着杨全。

“挎子怎么说呢?市场太狭小了,太突兀地设计会吓走仅剩最后一小批的客户。最安全的设计就是长江750“杨全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市场的重要性。

可能有些人不知“挎子”为何物。其实挎子也称边三轮摩托车,国内最常见的型号是长江750。

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装备了数以万计的军用摩托车宝马r71。在二战中,前苏联斯大林向德国索求这种可以架机枪,移动作战的挎斗子摩托车生产技术,后被拒绝则偷偷仿制了德国的这种宝马r71型三轮摩托,研发了乌拉尔m72型三轮摩托,并大量列装部队用于作战。

战后,m72的技术被转让给苏联的盟友,中国也获得了此项技术分配,由洪都机械厂进行生产。

在1957年12月,中国以m-72为技术基础,成功研制出军用型cj750。cj750就是一种古典范——裸露的车架和发动机,带散热片的汽缸、管道、电路、油路、变速箱、传动轴,一目了然。

“长江750,我知道。但是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设计了,如果我现在还依旧抄袭那个,原创的意义就不存在了。”作为造型设计,陈大炮再构思边三轮之处,肯定查询过大量资料,长江750是绕不开的坎。

“市场太小,从老板的角度考虑的话,如果太冒险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新产品投向市场,如果这一套模具做下来,资金大幅度投入后没有收获或者回本,这就是一场失败。

如果我是老板,我生产这个时候肯定要考虑有没有人买,实际情况是一千台摩托车售出,其中都不一定有一台边三轮。那最终结果是,我为什么不卖摩托车呢?”杨全站在宏观角度,分析着市场解释说道。

“你就是老板,那你认为挎子值不值搞?”陈大炮反问道。

“值得!”

“那你还说个屁!”

“我只生产长江750”杨全摊着双手对陈大炮无奈地耸个肩说道,站起从办公室书架上抽出一本画册,顺着目录翻开cj750真实照片,指着说:“还是刚刚那句话,市场很小,但是市场都认同这个产品。我们就可以细化客户群体,做国外高端市场。”

陈大炮眼睛上翻了下,接过画册,随手翻看了几页。发现是本汽车及摩托车画册集,刚刚翻的都是街上长见几款车型。撇了下嘴指着照片说道:“就这个,还做国外?高端?市场?我们卖便宜都没人买了,还卖高端?”

“你懂个锤子?我卖的不是摩托车,我卖的是情怀!懂不?”一把抽回画册,小心翼翼地磨平上面不存在的褶皱。这个画册是自己拿着相机精心收集的,这些照片放到二十年后,绝对会让人羡慕。

“情怀?情怀是什么,情怀值几个钱,情怀能把模具费收回来吗?”陈大炮嚷嚷地叫着。平时里他最怕被人叫做锤子,这词有点和外号相呼应,让人以为他是个弱智。

“年轻人,你不懂。”杨全听到这句熟悉的话,嘴边挂起微笑,饱含深意地拍了拍陈大炮的肩。

粗糙的漆皮,老而旧的挎斗,长江750忠实地保留了宝马r71的几乎全部特征,这款偏三轮在国外车迷的心中已然上了天。这种从德国借鉴来的摩托原型,是倒卖到中国的3手配方,90年代后期起被怀旧的德国人重新拾起,狂热收藏。

长江750侉子在德国玩车的眼里就是最深情地情怀。由于这款原型宝马r71有过作为法西斯战斗武器的历史,所以在战败后就被停止生产了。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几个法国人在京城组建的牛蛙俱乐部的碰巧玩弄中,把这款车带到了欧洲。又或者是被带到了西德,从而复活了市场。

在中国,三轮摩托车的最大出路,就是外国的怀旧玩家。西方市场或美国市场,对长江750一直渴求在欧洲市场,但是进入欧美市场后就被重新换名叫做ck star黑星,这才是主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杀手丛林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浮云列车 华医 我忆兽血沸腾 会穿越的外交官 都市逆天神豪 三国之龙图天下 陛下又去掐桃花了 痞子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