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推演将有秀才们当裁判,裁判判定的标准不是胜负,而是有没有照着提交的稿子解说。谁要是耍了心眼,立刻判定出局。
这个标准一出,几十个秀才瞬间成了香馍馍。之前军官们各种鄙视刁难这些秀才老师,一眨眼就都带着礼物排着队去求秀才们。
不为别的,就为能找个人帮忙写作业。可是,朱由检对这些秀才早就下了死命令,谁要是替人捉刀代笔,立刻开除。
然后,军营里就出了各种笑话,一大群军官们排成排坐在屋檐下学写字,还一直学习到深夜。
短短几天的时间,这些人认识的字比他们过去多少年学会的都多。
李岩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切,不由得不佩服朱由检的手段。这他娘的培养文化人的速度也太快了吧。要是不打仗这样搞下去,估计全军都能当秀才。
又十天之后,所有的军官拖拖拉拉的总算是交齐了推演文案,培训结业的最后一关:对抗推演正式开始。
一千来人,分成六个小组,在军部给出的已知条件下作战争推演。一个小组才不到二百人,可是要想把二百人的推演都过一遍,需要的时间要一个月以上。
朱由检早就算计好了,他可没空在这里陪他们玩。作为领导者,当然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至于过程,自然是下面的人去执行咯。
在朱由检的设想里,这场战争推演,不过是军校里的一次课程。他拿出来用,就是按照后世来慢慢培养军官的科班生而已。
虽然目前这些人是远远达不到后世科班生的标准,但是,标准也是需要按时代来分的。
在大明这个时代,朱由检目前手段培养出来的科班生,那也算独树一帜,名列前茅的。
再者说,科班生的标准也是可以慢慢提高的,在什么形势下说什么话。等以后有了条件,自然就有了更高要求的军校科班生。
这崇祯时代的第一批军校本科生,就这样被朱由检造了出来。
“司令,南京来信。将军山的建设快要完工了,是否可以动身了?”
朱由检站起身,弹了弹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说:“终于要去南京了。通知公主和三皇子,收拾行李,今夜启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