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只差没直白地告诉他们,枣儿以后是高考状元的料,且盼看是真的大。
黄老师说了,之所以没有把话说这么白,也是担心给枣儿太多的压力或者是带往别的影响。
这些,他们当家长的都明确,也都可以吸收。
他们家枣儿是高考状元的料,应如羽不是啊?
所以这种甜蜜的累赘,应如羽怎么可能懂。
“我知道,你的成绩完整没法儿跟枣儿的比。换一个时间点,你不会,想请教枣儿也没什么。但现在,真不行。你要实在是不会,就打电话找你爸妈往。我都听说了,他们给你请过不少老师,你不懂的让那些老师教你。”
提到那些老师,李梨的眼底闪过同情。
同情谁?
当然是同情任晓闻和应有容啊。
他们家枣儿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情费过心。
枣儿的学习成绩那么好,全靠自己。
反观应如羽,她打小应当就是一个让人操心的主儿。
养这样一个应如羽,任晓闻和应有容应当挺辛苦的。
光养着应如羽还不够,得给应如羽请这个老师、那个老师。
不说这中间要花多少钱吧,光是找老师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
“恰巧”,李梨是既没钱,也找不着老师。
假如,应如羽是她的女儿的话,她估计都不会养这个女儿了。
应有容和任晓闻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对应如羽的精英式造就,在李梨看来是这么无奈又可怜的行动。
明明都已经上学了,为什么还要花钱再给孩子请别的老师来?
当然是由于孩子不够聪慧,学习不好,所以才要勤能补拙。
像他们家枣儿,她就不信了,任晓闻和应有容会给枣儿花钱请老师。
那些老师能给枣儿补什么呀。
枣儿在学校里测验可是次次第一,应家请的那些老师,同样的试卷,也能次次第一,考得比枣儿好吗?
所以啊,养应如羽这样的孩子是真的辛苦。
李梨不敢说庆幸医院当初的弄错,但她挺庆幸的是事发之后,应有容怎么也不肯把应如羽和沈早早交换,使得沈早早对应家的人一点感到都没有。
不然的话,两家孩子在创造后第一时间换回来,他们家哪儿来的钱往给应如羽请老师?
当然,这些问题不需要她头疼,那是应如羽和任晓闻的事儿。
同情?
从李梨的眼底看到同情的脸色之后,应如羽愣了一下,没明确李梨是什么意思。
不过,李梨让她自己往请家教,别打搅沈早早,这一点,她是听明确了:
“我也知道,打搅姐姐学习不太好。可那些老师教得没有姐姐好啊。老师教两、三遍,我才听得懂。姐姐教一遍,我就懂了。”
“实在不行的话,我能不能看看姐姐用的那些学习材料和答题过程。我想,有这些东西的话,我也是可以自学的。”
固然有点遗憾,不能让沈早早亲身教自己,糟践沈早早的时间。
不过,要害的要害是先把自己的学习提一提。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