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种种蹊跷,却又不能光明正大的调查。
这种局面,就算前世侦查经验丰富的杜春风,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
他曾想过等夜深人静,有顺叔睡熟时,偷偷撬开一个木箱,看看到底装的是何货。
可惜,有顺叔就像传说中的张飞一般,睡觉都睁着眼睛。
他刚刚轻手轻脚的爬起来,摸着木箱,打算动手,船舱里就传来了咳嗽声。
那咳嗽声,明眼人一听就是假装的,真实的含意就是警告杜春风,切勿轻举妄动,坏了规矩。
如此三番两次,杜春风也就死了心,加上折腾了大半夜,不知不觉中,也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
......
梅城,两浙西路严州府府治,建德县县治驻地,距临安府约二百余里。
富春江,兰江,新安江交汇于此。
舟揖往来,车马辚辚,端的是繁华无比。
紧邻府衙的一条巷子里,有座华宅大屋,虽是子夜时分,街巷早已冷清下来,无人走动,但大门上却仍然高悬着一盏大红的灯笼。
灯笼里点着蜡烛,明晃晃的,映照着号在灯笼上的大字“木府”。
一侧的角门似开非开的留着条细缝,透过门缝,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门后有人影在来来回回的走动。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随着脚步声,角门无声无息的大开,里面有人走了出来。
出来的人是木府的大管家,木易。
木易刚刚走下府前的台阶,站到巷子的石板路上,便见一顶青衣小轿转眼就到了木府的门口。
木易迎了上去,隔着轿子,轻轻说道:“凛凛生气存。”
轿里人说道:“此心谁与论。”
木易愣了愣,心说,这半夜三更,老爷的客人怎么会是个女的?
而且,听声音,似乎还很年轻。
但想归想,他却丝毫不敢怠慢,连忙朝两个轿夫挥挥手,自己便转了身匆匆的在前头引路。
待木易和轿子进了角门,那扇门便又无声无息的关死了,再也看不到里面的情景。
轿子一直抬进了木府的后宅,方歇了下来。
轿里走出一个女子,身材高挑,穿一身丝绸襦裙,可惜,头上戴着一顶连着面纱的帷帽,又是夜半天黑,看不清脸上的长相。
但从走路的姿态,大约能看出是位姑娘。
木易带着女子到了一间屋子面前,轻轻叩了叩门。
里面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中音:“进来。”
说话的是木府的主人,木星成。
这间屋子是木易成的书房,等闲人不可擅入。
木府家训的第一条,便是“擅入书房者,杖八十,逐出府,生死由命”。
木易推开门,引着女子进了书房。
他自己则是倒退着行了几步,才转身出来,顺手合上了房门。
木易出了书房,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门口,屏气凝神的听着里面的动静。
木星成说道:“高贤邈已远。”
女子说道:“韩范不时有。”
大概是暗语正确,只听得里面有个人扑通的跪了下去,说道:“严州府木星成恭迎左使大人。”
“木头领起来说话。”
女子说道,声音清冷,没有一丝感情。
木星成站起身,问道:“左使夤夜来访,可有什么大事?”
.....
门外的木易听到这里,缩了缩脖子,自知不能再听下去,蹑手蹑脚的离开了书房。
.......
.......
盛夏的季节,天仿佛都要亮的早一些。
杜春风朦朦胧胧中被一阵说话声惊醒。
睁眼一看,天已大亮。
赵氏三兄弟正站在码头上,头凑着头,不知在商量着什么。
有顺叔正在不远处的几艘船之间走动着,不时和船里的人交谈着。
杜春风知道,有顺叔这是在找搭伙的船。
所谓搭伙,便是将自己的船与别人家的船连在一起,大家一齐拉纤,齐心协力的往上游行驶。
从闻堰码头开始,就正式进了富春江,也就预示着逆水行舟的开始,如果不结伙拉纤,光凭单人独船,就是大罗神仙,那也是望江兴叹毫无办法。
一会儿,有顺叔就回到了船上。
他说道:“谈好了!前面五条船是到梅城的,我们先和他们拼到梅城,再另找人搭伙。
他们人多,可是货重;咱们人少,可是船轻。他们说了,两伙人算扯平,就不额外算钱了。只是到了梅城,要请他们吃顿酒,我应下了。”
说完,有顺叔便招呼潘三郎,他说道:“三郎,咱们两个船轻,撑过去与他们的船搭到一起去。”
潘三郎应了声“好咧”,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