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章 成功要靠综合因素(1/2)

作者:幸福饱和
星际间,几个大流氓靠着自然禀赋等因素,最终走通跨星际航行的技术路线,进一步说明,

万事万物都是综合因素造就的,很多个变量加在一起才等于成功,

比如努力、机遇、特殊环境等等。

但人们倾向于把成功者的一切,归因于某一单一变量上,寄托于一个因素就能成功,

诸如“某某成功,就是因为他很努力”或者“某某成功就是因为他很有钱”等等,

这种思维方式很普遍,因为它是进化造成的本能,就像之前说过,大多数人对多腿节肢动物,或者蛇这种无腿光滑爬行动物会本能产生恐惧一样。

人在原始阶段,遇到一件事物,比如眼前出现一只动物,必须尽快做出简单判断:

对方是自己能吃的,还是能吃自己的……

如果是自己吃的,就要赶快捕猎抓住,否则猎物跑掉或许就要挨饿;

相反,如果这只动物是猎手,而自己是猎物,那就要尽快逃跑,否则可能被吃掉。

所以,幸存并延续下来的人类,都是喜欢简单思考、快速判断的人,讨厌理性思维、复杂思考,

当然还有其他进化而来的本能,

像是好吃懒做,尽量多吃、多睡、多储存能量;

比如面对弱小猎物喜欢施加暴力,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猎手却又胆小、喜欢忍让逃避等等。

正因如此,才会说人的存在就是一种逆天而行,人们一直在跟自然界赋予自己的本能作对:

大家要通过学习改变简单的思维方式;

要强迫自己不好吃、不懒做,少吃糖份多运动;

要强迫自己理性,不要胡乱使用暴力欺负弱小,反而要勇敢面对强大的敌人不要逃避等等,

这些本来都是违反本能的,但也正因为不信邪的逆天而行,才造就了人。

总而言之,成功是个综合因素,而不是所谓某个单一因素造就的,

星际文明如此,他们蓝星上的文明也是如此。

就像他们东方联盟没有诞生出现代科学,就不是努力这一个变量决定的。

东方联盟人多资源少,而且位于灾害频发地带,

即便十分努力,来一场旱灾、涝灾、蝗灾还是会饿死,更不要说不努力劳作……

反观任何一本教材上,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是拥有充足劳动剩余,不用担心饿死的存在……

反之,生活环境太舒适,太容易获得劳动剩余也不行。

西方联盟大航海,清洗掉原有种族变成“新”大陆的地方,那些原住民就是生存得太过容易,活得太爽。

他们都不需要东方联盟这种高度组织化的农业耕种、灌溉体系之类,

也不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甚至都不需要进化出轮子搞运输,

只要有马匹再搭个帐篷就能生存繁衍,以至于千万年来一直是部落文化,不需要努力改变生存环境,

最后就被更强大的外族灭掉了……

也就是说,劳动剩余这个变量,要恰到好处才行!

剩余还只是变量之一,还有好多其他变量,

而且变量之间还要相互影响,动态变化,极其复杂,

这就让文明的成败与否变得十分不确定,

好在有了科学这个方法论出现,让不确定变的更为确定。

强调多少遍都不嫌多,科学是方法论,是“道”,而不是结论。

科学知识才是结论,知识结论今天是对的,明天或许就会被证明是错的;

通过科学造就出的技术也是结论,也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被淘汰的,

所以科学这个方法论才是根本,

所以信仰科学才不存在所谓“迷信科学也是迷信”的说法,

只有无法证明的结论,逼着人们去相信,才存在迷信一说,

而科学这个方法论本身就可以自我否定、自我推陈出新,不断进化发展,

所以科学这个方法论的本性,就注定它根本就没有办法被迷信,只有不断自我更新。

有了科学这个方法论,人们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凑齐成功的多个变量。

坚城组织,金聪明这帮科学家就在努力的从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去凑齐各种成功所需因素,

把多个类似努力、环境这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凑齐,最后变为充要条件,踏上成功之路。

没有宇宙中轰击特殊金属矿的极端条件,他们就自己创造。

然而,能创造极端环境的轰击炉被造出来后,炉子中需要动态变化的超复杂材料,却没有能抵抗这种极端环境的机械臂来调整轰击角度……

有人可能会问,炉子本身是怎么抵御这种极端环境的呢?直接用这种材料,在炉子中造个机械臂不行吗?

轰击炉就像可控核聚变的聚变炉一样,不是硬靠材料抵御内部的极端环境,而是靠力场束缚,比如磁约束、引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玄门至尊 超级都市法眼 扶摇九霄传 我只想低调 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 抓贼 浪子邪医阳顶天 秦时之开局夺命十三剑 位面交易系统 重生一九零二(血路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