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县城离泾州四十余里,即便派快马加急传报,来回也要一个时辰往上。>
郭存信到了州城,已是黄昏时分了。>
见到奚康生的时候还未如何,但等退下,与李承志单独见面时,郭存信的两条腿直打哆嗦。>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李承志干了什么。>
好一招瞒天过海,李代桃僵。>
李承志竟然在奚康生的眼皮子底下,让数千白甲兵假死遁脱?>
这不是造反的大罪是什么?>
而且李承志这分明已是在为造反做准备了……>
怪不得那一夜,李时传令,说李承志要求自己封城闭户,肃清城墙?>
原来是怕被安武城的人听到动静……>
“太冒险了……”他嘶声斥道,“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
李承志语气清冷的说道:“如果不做,结局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郭存信猛的一愣。>
还真是这样的道理?>
若那四千甲卒,两旅铁骑没有遁逃,此时的李承志哪能如此逍遥?>
别说放他回府,即便没被软禁,也怕是被监视起来了。>
好在老天保佑,有惊无险……>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但还是要严盯死守,谨防泄密……”郭存信双眼一眯,“眼下城中知情的还有几个?”>
几个?>
按照计划,除了李睿,原本是半个都不会有的。>
那知一个个老谋深算,凭着一点点珠丝马迹,竟然就将自己的谋划看透了个七七八八?>
比如李韵、张敬之,还有眼前的郭存信……>
所以说,和这些老狐狸比,自己还是稍嫌稚嫩啊……>
李承志怅然一叹:“除了李睿与舅父,可能还要加上张司马与李都督……”>
郭存信瞳孔一缩:“李韵是如何知道的?还有,你这‘可能’是何意?”>
李承志将演戏演砸了的经过说了一遍。>
郭存信猛松一口气。>
原来李韵也只是猜测,而非亲眼所见,或是有什么把柄?>
这样的事情,除非铁证如山,谁又会松口承认?>
所以不管李韵怎么猜都行,再加两家的渊源,暂时背刺李承志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张敬之……>
“你还是主动一些吧!”郭存信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说句不敬的话,你这准外舅,可是很记仇的……”>
李承志猛一点头:“舅父放心!”>
他怎不明白这个道理?>
已到这个地步,再要装什么都不知道,就有些得罪人了。>
别说只是叔岳丈,便是亲生父子都有可能离心离德……>
话音刚落,听到中堂的门响了一声,两个人扭头一看,正是张敬之。>
也不知奚康生单独给张敬之交待了什么,但看其脸色,倒是很平静。>
张敬之只是微一点头:“怀德怕是等急了,走吧!”>
李承志应了一声,命李睿开道。>
……>
城内已实行宵禁,街上除了搜捕余贼的兵卒,再见不到半个多余的人影。>
应是达奚早知会过,但凡有兵丁看到那面印有“李”字破旗,不是远远的避开,就是躲到街边恭身施礼。>
李承志看的好不感慨: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能尝一尝“净街虎”是什么滋味?>
走过了两条街,看街面上的兵卒少了一些,李承志才下了马,又朝李睿使了个眼色。>
李睿顿时会意,喝令亲卫散开,皆与李承志空开了足有三四丈的距离。>
看来李承志是有话要说……>
郭存信猝然一惊:“为何不先回府?”>
李承志稍一犹豫,又沉吟道:“估计回府后也不会太肃静!”>
那是你家,回去后又有什么不能肃静的?>
刚转了个念头,郭存信又猛然醒悟过来。>
李承志在防备李始贤?>
他心中一黯,下意识的瞄了瞄张敬之。>
在李承志的心中,亲爷的份量竟然连张敬之都比不上了?>
张敬之脸一黑,差点骂出声来:好你个郭存信,连我都要防?>
但听到李承志的下一句时,他又猛的一震:“还是先……缓一缓吧……至少也要等‘他们’安定之后再说……”>
李承志所谓的“缓一缓”,难道指的不是李始贤?>
而他口中的“他们”,说的只能是李松并已西遁的白甲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