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让李亮速来见我……”>
亲卫领命而去,李承志又低声吼道:“先莫露头,等敌骑走近些,听到锣响后再放箭……”>
几个亲兵什长小声应着,交待各自的手下隐藏身影。>
看到越来越多的胡骑,高文君的脸色有些发白,心知今日十之 已不能幸免。>
但不知为何,明知可能会死在这里,她心里却不是很怕。>
高文君揽了揽被吹乱的发丝,戴好了面纱,朝丈许外的李承志盈盈一拜:“妾身也是习过武艺的,也请将军给我一张弓,一壶箭……”>
李承志不由的侧目:胆色倒是挺足?>
“给她!”李承志给亲卫摆了摆手,又万分郁闷的说道,“你还真是铁口直断!”>
铁口直断?>
高文君稍一转念,就明白了他说的是“箕分,不利客”那一句。>
根本就不是这样理解的。>
反过来再讲,与之相比,墙下的这些胡骑才是客人……>
高文君的眼中精光隐现:“看来将军真的不信星相命理?”>
我信个鬼!>
穿越前的几分钟,崆峒山上那老道士还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说自己福星高照,泽缘深厚,肯定会儿女成群,而且全是栋梁之才,还说自己至少能活九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转了个身的功夫,就特么的over了?>
李承志越想越恨:“一群野牛鼻子编出来哄人骗钱的把戏,谁信谁是傻子……”>
听他说的好笑,高文君没忍住,笑的如同银铃一般。>
李承志心下诧异,忍不住的多看了她两眼。>
此情此景,这女人还能笑的出来?>
可以啊?>
他伸手一指,指着密密麻麻,快要走到墙下的胡骑,好奇的问道:“你不怕?”>
“不怕!”>
高文君的脸上还挂着笑,语气虽轻,但异常的坚定。双眼清亮如炬,烁烁生辉:>
“被掳当日,妾身就已发誓,若真被掳到了西域,污了清白之身,还不如一死来的痛快。与之相比,能死在汉地,且能保全名节,妾身便是死了,也已无憾……”>
听她说的如此坚决,李承志心中一动。>
不论男女,只要是个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但好死不如赖活着,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他猛的想到,初见高文君时,只是因为搜身之故,她便要横刀自裁的那一幕。>
好刚烈的女子……>
刚刚踏上燧台的李亮无奈的看着面露佩服的李承志。>
郎君啊郎君,她这般说,难道是为了让你心生敬意的?>
高文君纯粹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郎君压根就没听出她话语中的隐意。>
一个女人无缘无故的,怎会给一个男人说什么“名节还在”之类的话?>
李承志哪能想到这么多?>
便是想到了,怕也只会苦笑一声。>
命都快没了,还哪来的心情谈风论月?>
看到李亮,李承志一指高文君:“派人去给她找副甲……嗯,给魏瑜也找一副。另外给她们配副长鞍,省得急行时坐不稳,掉下马来……”>
李亮一听就知道,李承志这是决定要突围了。>
给高文君和魏瑜备甲,也不是让她们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逃命……>
情势已到了如此地步?>
他探头一看,头皮猛的一麻。>
之前在墙下布阵,李亮根本无瑕探察墙外的实况,再者想看也看不真切。他根本没预料到,胡骑会有这般多:边墙往北,密密麻麻全是黑点,怕不是有一两千骑?>
极目望去,不断还有骑兵自风沙中走出,好似无穷尽一般……>
李亮总算知道,郎君为何会令李睿并其余亲卫,即刻撤出墩城了。>
只要敌骑不过千,两百余卫骑靠着出奇不意,甲坚马快,以及回马箭等战术,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双方的兵力相差已达五倍以上,配装是否齐备、战术是不是新奇,已然不是能左右战局的主要因素了。>
而是兵少的一方,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敌骑离的远,且顶着风,应该未听到那声锣响,不然不会依然往此处挺进……以此推断,不管胡骑有多少,定是会到这里来避风的,而不会顶着大风越过边墙……>
所以,这是我等为数不多的机会,能否逃出一条命,就要看眼下了……”>
说到一半,李承志的瞳孔微微一缩:“你在这里守着,先拖上一阵,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