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反正老夫是不会收你这个徒弟的,你以后就叫老夫白老吧。”老白解释不清,干脆直说。
老白,白老,还真给她猜中了。
“白老既然不愿意收下我这个徒弟,我也不强求呐,不过我会像师父一样尊重孝敬您的。”冯玥诚恳地说道。
“别,咱两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就行了。”老白赶紧纠正。
“好吧,一切都听白老的。”冯玥乍然想到老白还不知道她的名字,连忙道:“白老,都忘了介绍自己,我叫冯玥,大魏国人。”
从地下室出来后,走进了一个的岩石洞里,岩石洞里乌七八黑的,冯玥虽然还做不到在黑暗里像白日一样行走,但勉强能在黑暗中行动自如。
走在前面的老白就一点不受黑暗的影响,走得那是一个轻车路熟,悠然自得。
老白经不住冯玥的三寸不烂之舌,最终妥协了,答应冯玥到灵夷村住一段时日。
二人加上一只狐狸,在岩石洞里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走出来,一出洞口就看见短短的一截河流,看不见河流的来去,也看不见河流的去处。
冯玥断定她应该就是在这里被灵夷族人救下来的,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感慨自己命运轨迹的神奇。
冥冥之中,好像要将她拉回命运的起点。
二人和一狐狸走出大山时,夜幕将至。
灵夷村的人焦急的站在村口,四处张望,不知冯玥去了哪里。
“天都快黑了,姑姑还待在山上会很危险的。”一人担心说道。
“都是你,不好好地侍候姑姑,到处瞎折腾。”冯大叔斥责起阿玲来。
阿玲泪眼婆娑的站在一旁,自责不已。冯玥醒来后,对阿玲说不必跟在她身边,她能照顾好自个。
老族长温声道:“这关孩子什么事,不要一有啥子事情就拿孩子撒气,灵夷族的孩子金贵着呢。”
冯大叔讪笑道:“族长教训的对,我这不是一心急就口不对心呐。”
“大家看那边,有人从山上下来了。”一人大喊道。
众人齐唰唰地往一个方向望去,隐约地看见两道身影,随着身影往村子里走来,众人看清楚了是冯玥,都高兴地大声喊道:“姑姑,姑姑。”
冯玥听到那一声声参差不齐的叫唤声,笑呵呵地对老白解释,“他们嫌麻烦,于是就统一了称呼。”
“你当得起他们的一声姑姑。”老白正色道。
夜幕中,冯玥和老白被灵夷族人簇拥着走进了灵夷村。
......
大昭寺后山。
净空从背篓里取出短短的小锄头,蹲下身子,娴熟地挖着药草。
“师兄,我适才在大堂里,听了一则消息。”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净空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哦,说来听听。”另一道声音响起。
“三个月前,端王,世子和世子妃三人出使北戎,这件事情师兄可知晓?”
“略有耳闻。”
“可如今回到上京城的,就只有端王一人,世子和世子妃都没有返回。”净空正在挖药草的手顿了一下,侧耳聆听起来。
“那是为何?”
八卦的小和尚压低声音,“听说世子妃在北戎掉下了悬崖,生死未卜,世子在北戎都找了两个多月了,还是没能找到世子妃。”
闻此言,净空平静的思绪里宛若遭遇雷击,惊天霹雳,惊恐万分,蓦的站起身,飞身朝自己居住的小屋跑去,锄头背篓药草都被丢弃在山上。
净空跑到小屋前,将拴在柱子上的缰绳解开,翻身上马,策马向上京城飞奔而去。
这匹马是冯玥送给净空的,有好些年了,除了冯玥大婚时,净空骑着这匹马出了一趟门,去看冯玥,其余的时间,人和马都只在大昭寺后面这块地方溜达。
马儿好不容易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撒开马蹄子拼命地向主子展现它的速度,证明这么多年来,它虽然养尊处优,但是并没有被养费。
端王府里一片哀愁,延宁宫更甚,延宁宫的人都是陆云奕和冯玥得用的属下,如今主子出事了,他们是真的伤心,担忧,着急,但他们又无能为力,只能更加努力地做好各自手中的事情。
从北戎回来后,红叶与绿水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冯玥。二人大哭了一场后,忍住悲伤,硬撑起来,红叶看顾延宁宫,绿水看顾冯玥的生意。
谭嬷嬷和小林子并没有因为世子妃出事了,而不尽责尽职,照旧一丝不苟地行事。端王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王府里却是一点也没有乱套。
净空骑着马快速赶到端王府,侍卫将他领到端王的书房门口,向端王禀报后就退下了。
净空迈步踏进屋里,端王恍惚了一下,记忆深处一抹艳丽的身影,身边总是跟着两个小娃娃,一大两小总是开心地在一起嬉戏。
“王爷。”净空向端王行礼。
端王呵呵道:“多年没见,你到是跟本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