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因材施教(1/2)

作者:墨香榭
秦邦和老师们商议了,本次考试打分不再以传统的甲乙丙丁为等级,凡是单科过七十分的,一律视之为甲等!

女学班单独考试,和男班不是一个试卷,因女学班半工半读,教的是识字和手工,卢巧儿负责此次考试,可默写几篇文史,然后做些手工比赛。

凡是得甲等的,奖两斤猪肉和蔬菜若干!这样孩子把奖品拿回家,可以和父母一起改善下生活!

秦邦通知明兴酒馆的师傅们杀几头猪,按两斤一份,分成五百份,再捆扎出五百份蔬菜出来!

孩子们一听如此的考试方法,心里便轻松了很多,毕竟不需要门门都考出好成绩,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发挥好即可!

当夜和第二日,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比较厉害的那一科目中,加紧复习!

考试那天,试卷发下去的时候,考场一片寂静,考生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一次考试!大约花了两个时辰,所有考生都交了卷。

女学班那边,卢巧儿则根据半工半读的原则,制定了打分规则!

等收上了试卷之后,又花了一日的时间进行批阅!

结果很快出来了,总成绩都比较好的,每门课都在七十分以上的有二十人,单科文史过七十分的有五十人,单科地理过七十分的有一百人,单科物化过七十分有五十人,单科算术过七十分的有一百三十人,单科西洋文过七十分的有六十人,单科军工过七十分的有五十人,剩下还有几十人,门门课只有二三十分。

女学班那边因考识字和手工,比较简单,况且每个女学生做的都非常认真,而且比较用工,结果都是大同小异,卢巧儿均给了甲等的分数!

秦邦按照约定,给予了这些学生奖励,拿到奖励的学生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无家可回的来自于镇江府的那些孩子,则安排在明兴酒馆改善下伙食,可以饱饱地大吃一顿!

接下来,秦邦和几位老师商议,对明兴学堂的学生进行分班重组!

文史较为突出单独成班,目标是走科举之路,重新聘请一位老师过来,经唐荆川的推荐,常州府青果巷的王先生,对这一块驾轻就熟,经过他手上的学生,在府试和院试中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唐荆川择日下个书贴,邀请他来明兴学堂任教,王先生和唐荆川是老相识,必然不会推辞。

算术班,唐荆川亲自来带,兼学的科目有文史、物化、贸易

地理班,胡敏厚任教,兼学科目有文史、贸易

洋文班,张翠乔任教,兼学科目有文史、贸易

军工班,陶弘义任教,兼学科目有文史、算术、物化

物化班,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秦邦自己来任教,同时物色新的老师来代替,兼学科目有文史、算术、物化、军工。

每门课都非常优秀的那个20人,由他们自行选择,去哪个班就读!

这些兼学科目中,暂时按照科目关联性进行安排,若是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学得更多,他自己可以在空闲时间申请旁听。

贸易课不单独设班,而是放在算数班、地理班、洋文班中,作为次主课去学习,张三有空的时候带一带,或者宁波十四行的其他人亦可以过来代课!

军工班和物化班,看似科目完全一样,但侧重点不一样,军工班讲究去做成品,而物化班讲究的是理论。相当于一个搞理论,一个把理论转换成成果。

虽然秦邦十分讨厌文史,但每个班却都不能离开文史,没有文史,就相当于不识字,一个人不认识字,其他的科目则无法开展。

而且文史也是一个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没有文史,善恶是非也无从教育。

不过文史班的文史和其他班的文史不同,文史班的科目,是因为这些孩子写文章太厉害了,纳入走科举之路,邀请王老师专门来教。而其他班的文史,唐荆川来带着教也可以了!

唐荆川也是科举取得功名之人,他教文史班也是毫不费力,但自从他对科举有新的认识之后,认为以文取人,导致朝廷中文人过剩,互相倾轧、斗争太厉害,从此对文史有些鄙夷。

唐荆川本人倒是更愿意教算术,闲暇的时间还可以教教孩子们阳湖拳,这比死背经史、硬拼策论有意思的多。

还有几十个学生,每门成绩只有二三十分的,将给予淘汰掉,转入半工半学中,纳入到工农生产部门,忙时干活,闲时读书识字,但最终还是以干活为主,成为乡勇团的一员。

女学班维持现状不变,只是后面要添加一项武术课程,确保女生有基本的防身能力。

女生武术课程,唐荆川可以作为指导,乡勇团负责带这些女生进行实练。

一切安排好了之后,秦邦又和各位老师商量,编订各个科目的教材,方便以后新招募的老师使用。

花了约一周的时间,文史、地理、军工、物化、洋文、算术、贸易的教材都已经编撰成册。

秦邦完成了这些以后,终于能够歇了口气!

回来这么些日子,还没有和卢巧儿单独在一起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群芳争艳:我的红颜祸水 玄幻:我真不是大道真仙 逍遥创始神 重生之无限末日 精灵世纪:GO 绝世武魂全文免费阅读 纨绔艳情录 一世战龙姜无名苏诗韵 混在港综世界当大佬 缘来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