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此言一出,再也没人敢出言反对。
刘健见朱厚照态度坚决,赶紧见风转舵。
“臣遵旨。”
“户部,钱粮之事如何?”
户部尚书韩文立刻站出来。
“回皇上,虽然……。”
“嗯……?”
见朱厚照瞪眼睛,韩文马上改口。
“臣一定全力筹措,确保供应。”
“李东阳、谢迁,你们意下如何?”
“老臣竭尽全力,绝不辜负皇上期望。”
“阎仲宇,你呢?”
“臣肝脑涂地,绝不辜负皇上期待。”
“好,朕要的就是你们这些话。既然说了,就要去做。这一次,朕是当真的。如果谁还想欺上瞒下,虚与委蛇,谎报战功,推诿卸责,别怪朕杀的血流成河。谁若不信,尽管试试看!”
“皇上,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敢怠慢。”
刘健跪下,众人也纷纷跪下。
“你们不要以为朕是激于一时义愤,才会跟鞑靼如此开战。这是朕深思熟虑的结果。”
“鞑靼等蛮夷,掳掠成性,根深蒂固,不可能更改。畏威而不怀德,对他们怀柔教化,就是对牛弹琴、缘木求鱼的迂腐之举。只有彻底把他们打痛、打服,让他们无力掳掠,他们才会跪地求饶,规规矩矩做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万万不可心存幻想。”
“尔等都是熟读史书之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么?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无。血与火,刀与箭才是和平安宁的保障。”
朱厚照看看众人,见都竖着耳朵在听,火气消了一些。
“还有谁有奏?”
他没叫众人起来,就是要让他们多跪一会儿。
跪着才能听得更清楚一些。
吏部尚书许进说话了。
“皇上,南京工部尚书李孟旸,河南睢阳人,成化臣,相当仁慈的皇帝是不行的,只有暴君才能对付他们。
“许进,还有请求致仕的么,一并呈上来吧。”
许进就为难了。
他手上确实还有十来个外官请求致仕,他知道,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真的想致仕。
这位皇上已经说了,谁敢请辞,他就敢准,连三辞三让都不玩儿了。这要是真的呈了上去,还不得立刻都准了?
如此下去,我这户部尚书今后还怎么当,百官还不得说我跟皇上一条心,跟他们作对?
若是结下了仇,到时候群起而攻之,我也就混到头了。
许进的心里,正是包括刘健、李东阳、谢迁在内的大明许多官员的普遍心理。
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得罪百官。
连内阁几位大学士,内阁首辅都是百官推举,六部尚书自然也是如此。
官员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许多时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休戚相关。
皇上固然可以罢官,甚至杀了官员。但是换了人,还是这些读书人掌权,还是这个利益团体的人,仍然抱团儿取暖。
许进权衡清楚,立刻决定把剩下的致仕暂时压下来。过后再问问那些人,如果真的想致仕,就呈上去。
如果不想致仕,还是撤回去吧。
咱们这位皇上,你敢请辞,他是真的敢准啊。
他那话都说到家了,以后就别跟他玩儿这一套啦。
“皇上,尚无他人请求致仕。”
朱厚照倒是感到有些失望。
正愁着不太好罢官呢,恨不得有更多的人致仕,也好腾出位置来,安插自己的人。
这帮怂货,竟然不敢跟进。
什么铁骨铮铮,风骨气节,不过如此而已。
“如此甚好,退朝之后,你们户部便行文各地,传达朕的旨意。真想致仕的,就呈上来,不想致仕的就好好做事。”
“朕希望百官都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作老实人。不要……。”
“皇上声明啊。”
许进大声喊了起来。
“皇上圣明啊。皇上如此,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众人一个个跟着忽悠起来。
这帮王八蛋,朕还没说完呢。
这是不想让我说实话,戳他们的肺管子,用马屁来堵朕的嘴呢。
行,咱们就慢慢玩儿。朕还年轻得很,熬也熬死你们这帮王八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