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他们暂时查不到我身上,我和杨言慢你一步,湖州是肯定不能待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东点了点头。
“少爷你放心,东西我一定会带到,魏途那边也会安排妥当的。”
杨志点了点头,陈东不在犹豫,直接带上小包袱绝尘而去。
杨言满腹疑问,杨志看出来了,“当务之急是出城,不能让人看见你的脸,我们先回苏州。”
杨言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也知道此时事关重大,当即点了点头。
同杨志预料的一样,湖州城还没有彻底大乱,他们很轻易出了城。
此时天还没亮,湖州的天空却是一片昏黄。
出城的路上,马蹄声十分响亮。
杨志和杨言跑了一夜,直到天亮了才到了一个驿站。
同样,两人休息了片刻,换了马才继续赶路。
远离了湖州,二人的速度慢了下来。
杨言这才一股脑把脑子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杨志早知杨言疑惑,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原来,早在青竹院看到所谓的惊鸿公子,杨志心中就有了算计。
除了惊鸿公子居然是宁王府世子杨言这个意外,其他事情都按着杨志的步调在走。
五公主将杨言带进了府里,杨言又找借口将杨志弄了进去。
杨志并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的如此顺利。
五公主遇刺的事,还真在杨志的意料之外。
这给了杨志拿到东西的机会,陈东是杨志一早就安排好的,为的就是和杨言一起脱身。
当夜,陈东手里的麻袋,是两个死刑犯的尸体。
身形同杨志和杨言一般无二,杨志故意放火,再把两具尸体丢进去,这样才能脱身,并且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杨言听完了事情的整个经过,不由得暗叹杨志的手段高明,竟然是见到自己的第一眼就把所有事情算计好了。
父王说的没错,杨志是个可以结交的人物,这样的人,做对手的话实在太恐怖了。
二人出了湖州的第二天,得到了一个消息。
五公主死了,她的贴身侍女素心下落不明。
杨志还是有些想不通的,在湖州,谁敢对五公主动手?
先前五公主遇刺,杨志也没想出到底是谁干的。
而且,五公主身边的暗卫并不是什么绣花枕头,怎么就能让她被杀呢?
杨志敢肯定,除非是五公主自己不让人跟着,否则那些暗卫根本不会离开她半步。
而且,当夜那些人全都是往后门去的,也就是说,五公主实在宅院后面遇刺的。
闲着没事儿,五公主为什么要去后门?
这些都是疑点。
杨言怀疑过杨志,但想想杨志确实没有这个必要对五公主动手,不是平白惹得一身骚吗?
二人有了疑问,就比较留意湖州的消息。
第三天,湖州刺史府有了说法。
据说,五公主遇刺的理由,是手上的紫云藤。
贼人先是对五公主下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而后偷走了紫云藤。
也有不明所以的百姓说,五公主是遭了两个面首的暗害。
大多数人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什么面首故意接近五公主,爱而不得,将五公主杀害以后放火 。
还有人说,五公主是因为手上的紫云藤才惹来了祸事。
只是,这个说法到底有些单薄。
再想得到紫云藤,那可是一国公主啊,想杀就杀?
听到这些消息,杨言看着杨志一脸的欲言又止,“你想要的东西是紫云藤?”
杨志想了想,告诉杨言也无妨,然后点了点头。
杨言脸色更复杂了,但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第四天,二人进了苏州城。
杨志脸上还戴着人皮面具,他暂时还不能暴露身份,世人皆知,忠勇侯杨志在宣州把宣州大都督拉下了马,此时,“杨志”应该还在回苏州的路上。
于是,杨志带着杨言,先去了金陵王府。
杨志现在就是个平民百姓,杨言的身份也不适合暴露,二人都没资格进金陵军,更别说见汤长云了。
于是,杨志想了个折中的办法,直接去了金陵王府。
到了以后,杨志只对门房说了一句话。
“告诉你们夫人,他儿子来了。”
虽说杨志确实是汤夫人的女婿,算得上儿子,但杨言就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汤夫人听到消息,确实把杨志迎了进去。
杨志直接讲清楚了自己的身份,杨言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汤夫人看着站在一起的两人,再听到杨志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即吩咐下人安排马车,亲自带着二人去找汤长云。
汤长云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杨志,珍而重之的道了一句谢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