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好!好啊!」>
承庆殿内,传出了李世民豪迈如风的笑声。>
只见李世民一身上朝的龙袍还未脱下,虎步龙盘的在殿内来回踱步,还顺手将手中李靖的亲笔信传了下去。>
当房玄龄杜如晦几个李世民的肱骨爱卿一一看过李靖的亲笔信后,无不脸上露出了惊容。>
杜如晦甚至涨红着老脸,忍不住的咳了几声,方才惊叹着说道。>
「咳!咳咳!嘶,五千快马,黄河渡滩一战,厮杀阵亡之数外加那损耗之数,竟不足百匹!陛下,天佑我大唐军威啊!」>
作为去年的兵部尚书,杜如晦并非只是什么手持圣贤书,空呼之乎者也的儒臣。>
而也是当年提着刀子跟着李世民上过战场,威临阵前多年的角色。>
对于战场上的这些,他也是老把子看枪——弄得懂更看得懂。>
五千快马,横过黄河渡滩,损耗不过百匹马!>
这是什么概念,这乃是自古以来沙场骑阵从未有过之数。>
从此以后,他大唐再也不用的担心军马损耗,这可是一笔天大的军费啊。>
甚至在此次逐鹿漠北上,还可以给突厥意想不到的迎头痛击。>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唐苏凡那马蹄铁!>
话到此处,其余房玄龄几人也是忍不住惊诧不收脸上的惊容。>
自有史而记以来,战马向来是出去兵刃兵力最大的战场资源,而如今唐苏凡这一马蹄铁,直接大大解决了大唐军马的难题。>
其中奇功,已经不足矣为一二细数了。>
就像如今,那镇守黄河渡滩的突厥军队,如何能想到,会有五千快马,直渡黄河渡滩,向他们杀去?>
不用想,突厥镇守黄河渡滩,又能有几对骑兵?>
五千骑兵入阵,与那只能两腿跑路突厥人对阵,无异于砍瓜切菜。>
几个冲杀回合间,所谓的突厥镇守屏障,便要被破个大半。>
这也是为何李靖那边的军情穿回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扬声一笑,慢慢压抑住激动心绪慢慢坐下,仍是忍不住扬声道。>
「何止啊,除了苏凡那小子的马蹄铁,还有一物,也是立下了奇功……」>
话说至此,李世民还有心思卖弄起来关子,抑扬顿挫的递了个话头。>
几位肱骨一听,顿时眼神思量。>
只有长孙无忌那狭长的眸子细闪,有些犹豫的看向了李世民。>
「陛下所指……莫非乃特制而成的马具?」>
李世民长声一笑:「哈哈,对也!」>
话开另头。>
几月前唐苏凡那马蹄铁,绝对是军伍奇功,后来刘骁也一直唐苏凡手下做事。>
作为唐苏凡目前手下的「跑事」,自然有那么一匹马。>
不过大唐本土的马具,实在是有些简陋的可怜。>
最是常见的,不过一些动物皮革烘烤而成,外加不过粗略绑上一些秫草绒毛用来减少自己与马背的摩擦罢了。>
不仅看的有些怪异,甚至在唐苏凡这个现代人的目光里看起来还有些滑稽。>
后来唐苏凡见刘骁整天骑着这奇怪的马革,别说美观了,人家马都勒的受不了。>
最后也看不下去了,干脆让邻院儿旁边的老王叔打造了一套像模像样的马鞍马镫。>
当时的唐苏凡只是体恤自己的打工人心思罢了,也远没到了跟世家对上需要爵身的岔头。>
一来二去的把这跟马蹄铁配套马鞍马镫也忘记了。>
可刘骁这厮可>
是头脑灵光的主。>
瞧出了这马蹄铁与这特制的马具简直是天作之合。>
不仅让御马变得更为容易,还令骑行更为省下力气,更是大大提高了舒适感。>
当即刘骁这厮就偷摸的进宫禀报了李世民。>
当李世民见识到这玩意儿的好处后,自然是小心思就动了起来。>
对于白嫖了这么一个大好处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声张。>
并且不过一两天就偷摸的,紧锣密鼓的命令工部全力打造马鞍马镫。>
而刘骁也是被李世民记上了一功。>
这也让刘骁认识到,跟在唐苏凡身边的妙处。>
像他们这些身处大内之人,想要立下一功,何其艰难。>
这一来,反而让刘骁这厮乖乖当起了唐苏凡的打工人。>
不仅有工钱,在外面自由,时不时这位小爷丢出来的好处都足矣在陛下面前立功堪言,多美的好处?>
与其在皇宫圣前当个整日谨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