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3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1/2)

作者:我是泡泡
在栟茶谈妥了事情,三人婉拒了万志勇的邀请准备返回泰州。

总的来说,这次事情办得还算顺利,陈阳打算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帝都了。

想到这,他赶紧给简德运那里打了个电话。

简德运那边也很顺利,上午很快就找到了当年老父亲迁的坟,然后按照两岸的规矩,又是烧纸又是上香,要不是人生地不熟,他都准备找些和尚、道士过来做次法会了。

两人说了会话,陈阳笑道:“简大哥,你说的奔叉猪我找到了!”

简德运很是意外:“哦?奔叉到底是真么猪?”

陈阳将事情的原委跟他说了一下,简德运也觉得这事儿还挺有意思。

解放前,简德运的爷爷可能也就是听别人说栟茶、栟茶,然后自己误会成了奔叉。

“小五,你知道我爷爷为什么会提到栟茶猪吗?”

“因为我爷爷记录了一个故事……”新

原来简德运当年在可可居做白案师傅,后来因为抗战,店里暂时歇业,他便另找了一个活计,跟人后面帮忙。

这人外号“三挡子”,是扬州本地很有名的烹饪高手,清朝末年,扬州法海寺以冰糖煨猪头出名,很多信众来寺庙礼佛之后都会去寺庙外不远处三挡子开得馆子吃一顿猪头而回。

后来简德运的爷爷有一段时间就跟着这位三挡子后面帮忙,三挡子对烹饪猪头这个绝活很是保密。

但人这玩意儿,你越神秘兮兮的,外人就越想窥探一二。

简德运的爷爷在他家帮忙的时候,就非常好奇冰糖煨猪头到底是怎么做出来,为什么名气这么大。

后来一来二去,多少被他摸出点门道来,原来这三挡子每次挑选猪头都要自己亲自赶早乘船去外地收猪头。

正好他包船的船家跟简德运的爷爷认识,有一次简德运的爷爷就问那船家,这三挡子每次包船去的哪里。

那船家就说:“奔叉!奔叉!”

奔叉?简德运的爷爷完全没听说过这地方。

几十年后,也是陈阳无意之中揭开了这个谜底。

原来所谓的奔叉就是栟茶,苏省如东的一个小镇,在民国时栟茶属于泰县管辖,而泰县又是属于扬州管辖,说白了,那位三挡子买猪头,甚至连扬州这地界都没出。

不过事实上陈阳知道,扬州离如东还是有段距离的,这三挡子为了做出一道好菜,说实话,还是挺费功夫来着。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三挡子一定要选用这栟茶猪呢?

后来有一次简德运的爷爷晚上下班后拉了东西在店里,他急匆匆赶回去时,正好店门还没落板,当他进去后,就听到后厨传来三挡子和他外孙启东的声音。

三挡子当时应该是在教外孙怎么烹饪这道拿手菜。

首先为什么要选栟茶猪?因为这种猪,猪头皱纹特别少,而且皮细肉嫩,是做猪头肉的上选。

做猪头肉的猪,猪龄最好是过了周岁的幼猪最合适。

就在简德运的爷爷听得起劲儿的时候,突然外面有路过的客人看到店里有人,就问“打样没”。

这一下把简德运的爷爷吓了一跳,也不敢再听,对出了后厨的三挡子装出刚过来的样子,收拾了拉下的东西就赶紧走了。

后来小本子投降,三挡子因为年纪大了,也就关了点不再做生意。

但他的外孙启东却继承了三挡子的衣钵在泰县做起了这买卖。

当时黄伯韬军驻扎在扬州,每次视察泰县防务的时候,黄伯韬都会入驻当地的光孝寺。

他因为听当地士绅推荐尝了一回启东的冰糖煨猪头。

这一尝不要紧,黄伯韬顿时像发现了新大陆,从此每次来都要请启东做一道这个菜大快朵颐一番。

简德运的爷爷有一次去找启东叙旧,正好遇到了黄伯韬请启东去做菜。

请启东的人一听说简德运的爷爷是可可居的师傅,于是顺便邀请着一起去,做了几道点心一同上了桌。

“黄伯韬特别喜欢我爷爷做得蜂糖糕!”简德运不无得意的说道。

说到这,他突然又说了一句:“小五,你不是做淮扬菜的吗?乘着在泰县……哦,你乘着人在泰州,不如找当地人打听打听这启东有没有后人,看看能不能把这道菜学会了!”

陈阳一听,顿时心动了。

挂了电话之后,他就问开车的施海荣:“你认识当地对民俗掌故比较熟悉的老人吗?”

施海荣多少也听到一些电话的内容,听陈阳这么问,她皱眉想了半天,然后对他道:“这种老人我不认识,但我爷爷跟光孝寺的主持比较熟悉,刚刚那人不是说了嘛,黄伯韬住在光孝寺,你可以问问,庙里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陈阳闻言顿时大喜,没错,这也确实是一个办法。

当天晚上,三人匆匆吃了一顿饭后,周向明先去酒店休息去了,施海荣带着陈阳去了他爷爷家。

施海荣的爷爷是当地宗教事务管理局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极品姐妹爱上我 黑煞白魔 隐婚萌妻宠上瘾 时空主宰养成记 太平记 名门盛宠:豪少宠妻无下限 绝世风华佣兵妃 输出之神 霹雳之吾乃燹王 千古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