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乾清宫到了。”
“别急。”
却听陛下问她:“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接下来,就是在内学堂里让宫女们都能读书。
给内书房增加算学课,要是一两年后宫里多了数百个能写会算的宫女,依着赵肃睿的性子他也未必舍得再把这一项给裁撤了。
吴掌膳把头埋在手臂之间,说的都是感谢陛下和太后恩赏之类的恭敬之言。
从长春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二更天了,初冬的寒风在巷道里呼啸,沈时晴坐在暖轿里,心中也是久久难平。
沈时晴点了点头,抬起眼眸,看向窗外,她说:
只有女人,只有在长夜中沉默了许久许久的女人才知道,她今天做的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林妙贞知道,徐宫令知道,她沈时晴,也知道。
是的,英明神武百战百胜战功赫赫的昭德帝,他又来月事了。
也许明日旨意发出去,百官只当是宫里有了个极走运的女官,又或者觉得她这个做皇帝的又在任性妄为了。
“好,赠给王宜人纹银百两充作路资,本宫要亲眼见见这位生养了好女儿的王宜人。”
让人面红耳赤用命去换的前程。
京外的庄子上,赵肃睿猛地打了个喷嚏,然后脸色突然一变,抱着裹在肚子上的小被子慢腾腾地动了动屁股。
“什么叫应是已经成亲了?你弟弟成亲你都不知道么?”
林妙贞叼着鸡腿肉猛地抬起头,手里的筷子没拿住,“啪”的一声先掉在了盘子上又跌落了地上。
自己夹了一块吸满了鸡汤的榛蘑配着米饭下肚,沈时晴缓缓说:
“那要是我给她们前程呢?”
“臣、臣、臣母、臣母姓王。”
当年大雍太祖设立女官是为了避免宦官弄权,甚至令宫中宦官都不可识字,更不可干涉朝政。宫内各司事务都由女官行决定之权,可惜到了肃宗的时候肃宗因为不喜中宗为他指婚的皇后也不喜欢在皇后统御下的女官,便在宫中设内书房让宦官识字替他处理宫务,因为宦官能够内通外朝,比起上了年纪的女官们又跟皇帝多了一份亲近,很快,女官们所在的各司就失去了各处的要紧职权,沦为了要看着司礼监脸色行事的附属衙门。
很快,一个穿着雅青色团领绸袄的中年女子就跪在了沈时晴的面前,她头上戴着垂乌纱帽,帽子上另有对簪的粉黄两色绒花,腰间有一条镀金束带,脚下穿着皂靴,正是宫里常见的女官扮相。
“一鸡。”
她难以置信地抬起头,却看见陛下垂着眼眸,脸上带着淡笑。
“明德元年入宫,至今二十三年,你诚心事君,得了太后和皇后的赞赏,朕要赏你。徐宫令,你替朕和皇后拟旨,吴掌膳恪守其职二十三载,几番有功,多次得两宫赏赐,念其母养育有功,破格封赠其为五品宜人,赏良田百亩,官银百两,贡缎十匹。”
“明天你去告诉内阁,朕给那些人留的时间不多了,既然迟迟找不到足够的算账之人,那也可以不必找了,明日起太仆寺的账目就堆在乾清宫里,朕随手翻开一本,只要看见了支出账目,就将挪用之人剥去官皮扔进北镇抚司。”
手指在半空中好像在缓缓地拿着陶杵研磨着什么,沈时晴心中的翻腾终于归于平淡。
“你说的是对的,我为何要生气?”沈时晴的脸上依然是笑,这深宫里还有林妙贞这样愿意为了宫女们而“违抗皇命”的皇后,她欢喜还来不及呢。
诰命、田亩……
赵肃睿的喜怒不定这个时候不用,她什么时候用呢?
这么想着,沈时晴走进了乾清宫,她打算再看一百本奏折再睡觉。
吴掌膳跪在地上,声音却有些抖,却还算得上平缓:“回陛下,明康元年臣随着爹娘入京,被选为宫女,之后就一直在尚食局被姑姑们教导,明康十六年太后大寿,臣进了三道菜太后都甚是喜欢,才将臣拔擢成了女官,侥幸在前年升为六品掌膳。”
像吴掌膳这样因为偶然在差事上得了上意进而从宫女被拔擢为女官的更可以被称作是偌大皇城中的传说了。
林妙贞还在惊愕,沈时晴已经坐直了身子:
林妙贞到了此时才终于相信了“赵肃睿”是真的要给满宫上下的宫女们一份“前程”,她强压着心里翻腾的热涌笑着说:
“得了五品诰命也能递折子入宫了,就从本宫这里再出一百两银子,同样给……吴掌膳,还不知你娘如何称呼?”
沈时晴看着她,语气和缓地问:“宫里的女官多是从江浙一带选来的,吴掌膳却是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