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之行,即将告一段落。
淮南王已经派出使节,要迎接太子爷的江南使团前往江淮。
漳州知州也被放了出来,被太子爷耳提面命地教训了一顿之后,重新执掌漳州政事。
不过萧规曹随,他暂时也不需要做什么决定。
这位知州大人将太子爷定下的政令向下推广便算是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了。
当然,漳州的商界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新政的推行其实已经无比的顺畅。
原本簇拥在转运副使于方身边的几位商界巨鳄,大多被拆解成零散的商贾。所谓打土豪分土地便是现在的映证。
漳州的物价水平下来了一个档次,就是那糖葫芦在某人死气白咧地纠缠下仍然四文钱一串,一点讲价的空间都不留下。
只是这糖葫芦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大多数老百姓对这种变化都是感恩戴德,由衷地表示着对太子爷的敬佩与拥护。
李晚算是收割了一波民心。
与此同时,在捶打完陇左禁卫的主帅左祥慈后,太子爷还是下达了一个谕令:召东都洛阳守军安庆军一部至漳州与陇左禁卫共守城卫。
左祥慈接旨之后脸色自然不好看,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支明明白白过来掣肘他的新军。
钦天监的两位术士也百忙之中抽空,暗中发挥作用。他们将漳州的青楼拆解成多份,并迫使当地主官日常监察青楼女子的生活情况。
他们也大发慈悲,只是将原本掌控一切的老鸨子打下凡尘,发配三千里而已。
这虽然难以改变整个天下的风气,但总归能让这些原本就身世悲惨的风尘女子能有好一些的生活。
至于暗中参与所有一切的陈刘,此时正在潭拓寺与几位大师道别。
“这次还是多多麻烦诸位前辈了。”
“陈施主这就太见外了,出家人本就该扶危救困的。更何况真正麻烦的事情你都做了,我等也只是尽一些绵薄之力而已。”
陈刘与真正的潭拓寺首座扫地老僧苦云和尚座谈交流。
除了互相的寒暄之外,还交流了几句佛法。
苦云和尚等几人都对陈刘的佛法造诣叹为观止,苦云也不禁感叹道:
“不愧是广音宗观自在菩萨的护法神。”
“大师过誉了。”
于是扫地老僧最后又问了一句:
“敢问陈施主是如何把菩萨拉下莲花座的?”
说的很隐晦,但却很容易明白。这位老僧年老心不老,太极交错,最是适合农桑。
农桑产物也支撑起了发达的商贸往来,从而富甲一方。
北方战乱导致百姓南迁之后,江淮没有用多长时间就一举超越了原来的中原地区,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发达地区。
其中,最负盛名的商贸霸主有“双李”一馆,三阁四楼。
所谓“双李”,其一乃是皇家淮南王李安,另一李是世家李家。双方的实力都是深不可测,富可敌国在他们面前是十分普通的字眼。
至于这一馆,乃是四方馆。
虽然四方馆没有人知道它的总馆又溜到哪里去了,可江淮确实是它公开承认的所在地。
四方馆的财帛实力犹未可知,但在信息网络上面,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天下报刊发布与物品呈送,都十分依赖这趟网络。
至于情报买卖他们有没有做,这大概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
三阁四楼,都是混迹江淮地区几百年的大家族。
他们手中掌握的经贸领域也是相当的宽广。
只不过,若是想对抗前面“双李”一馆的任何一家,却必须报团取暖才能堪堪不落下风。并且这种不落下风,还仅限于江淮。
陈刘此时坐在车架上无所事事,便正在看这些消息。
这些商业大帝国,离他确实挺远的。
虽然他也接触过一位商界大鳄,妖族的照荧大尊。
他现在的生活,基本也全靠妖族的帮扶才支撑起来……
想起了照荧大尊随手给他的一百万两和青色签引,感慨富豪的生活果然不是他这种乡下小民能理解的。
陈刘摇了摇头后,又想起了昨天记账买的情报。
没错,照荧大尊贴心至此,给陈刘开通了记账的服务,还他妈记在妖族账上。
“爱了爱了。”
陈刘表示如果大尊是个女子,他直接娶了。年纪大点也无妨,那哪是年纪大?那是他的老可爱……
至于他买下的东西,便是那一份关于“淮南王秘闻”的情报,淮南王亲手抛售。
“不愧是商贸大鳄,这都能挣钱!”
情报的真实性倒是不需要怀疑,四方馆还是有验伪的本事的。
陈刘也从此知道了,淮南王差一点就成为了九五之尊。
“难怪太子爷提到淮南王这么戒备。”
若是依照原本的大势,淮南王才是陛下,李晚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