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大概确定了幕后之人大概就是那些进宫的人当中了。>
对方要么位高权重,甚至涉及皇室威严,要么就是根系错杂,太子难以轻易拔除,最后达成了某种他们这些外人无法知道的交易与退让。>
“姜二他们如何处置?”>
感受到桌下的动静,陈刘问道。>
“姜二被推出来担了些责任,好润色一下卷宗,估摸着得关上几年。他老婆孩子倒是可以运作运作,帮你弄出来。”>
作为陈刘的好兄弟,张春自然已经打听好了姜沅家人的情况。>
那没什么人性的姜二既救不了,他们几人也乐意看他受点难,保他活着也就算了。>
不过姜沅的母亲和弟弟还是可以救出来的。>
“多的话也不说,都在酒里。”>
两人干了一杯。>
陈刘接着就要准备去实现他的承诺了。>
答应帮姜沅念书的。>
他于是问着众人,有没有好的私塾先生推荐。>
“你怎么不自己教?”>
大家对陈刘的学识还是相当清楚,相当佩服的。>
“上私塾不听话,先生可得打板子。”>
原来如此,不舍得是吧?>
白九听到此处,也就顺便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昨日的那首词,传出去了,书院君子周至邀请词作者去参加游园诗会。若是能证明词作为自己写的,周至作保,可以入书院修学。若不愿,他也会亲自收徒。除此之外,他也邀请那首《水调歌头》的作者前去。你们去吗?”>
他看向陈刘,白九自然知道,两首词的作者都是陈刘。>
陈刘则看向姜沅,并问道:>
“愿不愿意去书院?”>
他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问她的意愿。>
说是不愿意肯定是假的,那可是书院,天下文脉所宗!>
但,且不说书院愿不愿意接受女子修学,单说才学,姜沅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进去。>
更何况,入了学,就得与陈刘分开了。>
姜沅犹豫了片刻,就摇了摇头。>
“这样啊……那先把入学资格拿到手。放不放他们鸽子就再说。”>
陈刘看了看姜沅的反应之后,心里有了答案。>
于是他就问了问白九:>
“书院是否有女夫子?”>
白九点了点头,说道:>
“以前没有,但明空皇帝在位时与书院圣人协商后,放开了这个限制。只要有才学,再加上有识之人引荐,就能进入书院求学。”>
“那就行。诗会我们就去上一去。”>
事情终结,陈刘又问白九是否有空,他想去一趟青阳郡,接一接他小妹一家入京。>
左右无事,白九也就答应了。>
又解决了一件事,陈刘感觉入京以来的生活实在是一日日变好,未来也有些挺大的奔头。>
中餐结束,众人也没有停留多久,便又就散去了。>
陈刘带着姜沅走在一边,问着她事情:>
“想不想接母亲和弟弟过来?”>
姜沅犹豫了许久,心里几番纠结,但还是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嗯,那得再购置一处院子。”>
这一间房子对于陈刘四人来说,已经有些拥挤,不太方便。>
陈刘现在手中还有些闲余的银两,又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买上一间大一些的宅子还是比较靠谱的。>
“公子……”>
“怎么?这么容易感动啊?答应你的,我就会做到。今天去把他们就接出来吧。”>
“嗯……”>
少女矜持的样子,很美丽。>
正是一棵壮硕的苹果树,上面半青半红的果子,很好看,但是还不能摘。>
陈刘摸了摸姜沅的脑袋,让她去准备准备。>
……>
京兆府外,却见有人敲响了门外的大鼓。>
轰隆隆的声音传向四周,有人报起案来。>
鼓声惊醒了有些上班综合征的衙役们,有人睡眼惺忪地推开门,大声说道:>
“敲敲敲,敲什么呢!敲两遍就得了。”>
不过当他看见了眼前的人时,又赶紧从门里钻了出来,谄媚地说道:>
“哎哟,这不是叶公子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叶流云没兴致与这小衙役掰扯,浪费时间。>
他把袖子一甩,冷冷地说道:>
“来你京兆府自然是要报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