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凝下车离开时,兰侧妃亲自送了出来。>
见自家媳妇一脸明媚,好似一下子病就好了的样子。>
崇王眨眨眼,又眨眨眼。>
待将沈凝一行人送走,兰侧妃便催促着崇王启程。>
回到马车之中,崇王狐疑的看的兰侧妃。>
“兰儿,那凝公主的医术当真如此神奇?”>
兰侧妃得知了自家小宝的消息,心情大好,却故意在崇王面前卖了个关子。>
只点头狠狠称赞了沈凝一番。>
崇王对兰侧妃所言从不怀疑,对沈凝原有的那三分怀疑顿时消了个干干净净。>
“兰儿放心,凝公主此番情谊,我们崇王府记下了,若她真能与太子大婚,贺礼我们再添三成便是。”>
兰侧妃白了他一眼:“王爷说的什么话,凝公主与太子殿下的婚事一准儿能成,还有这贺礼只再添三成可不够,起码要七成。”>
崇王并未反驳,笑呵呵应了。>
“兰儿说什么便是什么。”>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沈凝一行人继续朝宛城进发,崇王一行则加速往京城赶路。>
又过了十日,沈凝一行人终于递到了宛城。>
宋晏亲自在城外的十里亭相迎,月余未见,四目相对之时,有股别样的情绪在二人心间缓缓流动。>
宋晏不顾大军注视,将沈凝一把揽进了怀里。>
“阿凝,孤...想你了。”>
沈凝脸颊微红:“嗯。”>
说罢,便想要推开他。>
然,若不动用内力,她又哪能推的动宋晏的铁臂。>
“嗯是何意?阿凝,你可想孤?”>
沈凝咬咬唇,羞赧憋出了个‘想’字。>
总算将宋晏打发了过去。>
待队伍进城,一应事宜自有巨泉,石峰等宋晏手下的得力干将接手。>
沈凝与金秋,便直接随着宋晏回了暂时下榻的宛城别院。>
此处原是宛城守城大将的大宅,因知沈凝等人到来,特意临时改成了太子别院。>
守将夫人姓薛,年约四十出头,两个女儿均以出嫁。>
然,此番也被薛夫人喊了回来,说是在府中给沈凝和金秋二人做个伴儿。>
府中一切衣食起居安排,也不可谓不贴心,人家客气,沈凝自然也不会失礼。>
当即赠了三件庆贵妃从前赏给自己的御造之物给薛夫人同二位小姐。>
众所周知,御造之物与御赐之物又有不同,乃是由皇帝的私人工匠,在宫内御造坊打造的器物,首饰等等。>
任何人家得了,都足以传家。>
三人自是喜不自胜,陪伺起来也越发用心。>
抵达宛城的第一日就在这样的整修中过去。>
第二日,沈凝便迫不及待的询问起了齐国内的情况。>
金秋也一反常态的起了个大早,还未用早膳,便侯在了沈凝的院子里。>
沈凝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带你来了,有什么消息还能不告诉你吗?”>
金秋咬咬唇:“不,皇姐,我是...我不想像从前那样...只知吃喝玩乐,我也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沈凝微微一怔,抬手摸了摸她的后脑勺。>
“我们金秋长大了啊!”>
金秋面色微微一沉:“姐姐,往后叫我秋儿吧~”>
沈凝的手又是一顿,叹息一声,道:“好。不过,秋儿,不论金秋还是秋儿,都只是一个称呼,前者也不过是个彰显身份的封号,你这个人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有没有嫡公主的尊荣,你都还是你,依然可以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依然一日三餐,依然在四季的轮回中长大,永远都是我的好妹妹,母后的乖女儿,明白吗?”>
金秋点点头:“我知道了,姐姐。”>
沈凝拉着她的手,一起去了花厅用膳。>
宋晏已经侯在那儿,右手边放着高高一摞大盛与大齐,甚至相邻别人的情报。>
金秋忍不住立刻拿起最上面一份。>
沈凝同宋晏对视一眼。>
“殿下,将最要紧的先说说吧~”>
宋晏夹了一只水晶虾饺给她:“边吃边说,在外不必讲究那么多规矩了。”>
沈凝回夹了一只马蹄牛肉丸给他。>
“嗯,殿下也多吃些。”>
宋晏美滋滋咬了一口:“今日这肉丸子做的格外好,赏。”>
石峰立刻吩咐下去,一个早晨,膳房的当值的厨子各个都得了五十两赏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