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良怔怔的看着李奇手上的东西,结结巴巴道:>
“奇哥儿,这……”>
“这是琉璃?”>
旁边另外一个庄子里的庄稼汉子许大虎摇摇头,抢先回答:>
“不太像。”>
“我在长安城里见过琉璃,根本就没有这么漂亮。”>
“这东西通体透亮,好像是天上才有的宝贝。我便是在梦中,也从未见过这等奇观。”>
李奇看着几位叔伯。>
心中暗道:>
言重了啊,大叔伯,言重了。>
这就是个玻璃工艺品,什么奇观?>
不过,从众人的反应中,李奇也大致能够判断,这玩意说不定真的能卖个几百两银子。>
他试着问道:>
“大虎叔,那你说,这么个宝贝,如果拿到长安城去卖。”>
“能卖几何?”>
许大虎皱着眉头,用他有限的见识回答道:>
“奇哥儿,我觉得,至少得一百钱吧?”>
“一百钱?大虎,你这格局小了,小了啊。依我看,至少得一贯钱一个!”>
周三良纠正道。>
一贯钱,也就是一千钱,合计一两银子。>
大唐的银钱,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一两白银,就是一贯铜钱。>
李奇笑眯眯的看着大家争论。>
等大伙停下来后,才道:>
“各位叔伯,我手上这个琉璃瓶子,准备定价二百八十八两白银。”>
啊这……>
在场众人只觉得脑袋里面冲起了一阵热血,仿佛要冲破天灵盖一般。>
二百八十八两银子……>
整个十里坡庄子佃户们的钱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么多吧?>
大伙儿咽了咽口水,谁都不敢说话。>
李奇笑着道:>
“各位叔伯都辛苦了,等咱们的琉璃打开市场,我再给各位叔伯发奖金!”>
周三良悻悻的问了句:>
“奇哥儿,什么是奖金?”>
李奇:“奖金嘛,你们可以理解为就是犒赏大家的钱。”>
众人闻言,连忙摇手:>
“那不得行。”>
“那不得行,我们在这里,又领工钱,又管饭。没道理再要奇哥儿你的钱,说出去,只怕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奇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年头,还是有那么一点可爱的啊!>
至少人心淳朴,不该贪的,绝对不会要。>
李奇不贪功冒进,琉璃这种东西,一定是物以稀为贵。>
他对制玻工坊的要求是:>
一定要极严苛、极细致,宁愿毁掉一些材料,也不出残缺品。>
一旦出现残缺品,必须毁掉。>
如果发现谁敢私自拿回家,不但工钱被扣,而且会遭到开除。>
这些条条框框一出来,十里坡的男男女女都知道其中利害。>
午间的时候,去接管铺子的两人回来了。>
福伯特意挑选了两个忠厚灵活的人。>
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有些违和,忠厚?还灵活?>
不过,李奇还是相信福伯。>
“奇哥儿,按照你的吩咐,那铺子已经接管过来了。啧啧啧,东市的人可真多,今天还有很多人围观咱们的铺子,好奇咱们要卖什么。”>
周麦一脸的兴奋。>
他是周三良的儿子,取名一个麦。>
就是麦子的麦。>
足以见得周三良并不准备让周麦接手盖房子的事情,而是准备让他终生务农。>
还有一人,也是庄子里的人。>
叫郑永。>
平日里就帮大家放放牛,身手矫健,据说爬一颗二十米高的树,只需几个呼吸。>
李奇点点头,道:>
“你们俩是不是也很好奇,我们要卖什么?”>
周麦和郑永没有说话。>
但是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奇指了指摆在案桌上的玻璃瓶,道:>
“呐,卖琉璃制品。”>
“你们俩,今天下午就拿这个进城。在东西两市,大肆宣传,就说东市的奇货商行,三日后限量供应这种琉璃。”>
“嗯,我们的铺子,就叫奇货商行!”>
李奇想起奇货可居这个典故。>
眼下自己要干的事情,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