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幽州牧刘伯安(刘虞)仁善爱民,而公孙瓒残暴害民,二人素来不和。主公可写信给刘幽州,与其结好,共同对付公孙瓒。末将愿领兵去抵住公孙瓒,若是刘幽州领兵出其后,与我一起夹击,公孙瓒必然大败,则北面无忧。”>
“至于南面的刘岱与袁绍,如今南阳太守袁公路与袁绍亦因争豫州而不和,主公可写信给袁公路,让他领兵入陈留,逼迫刘岱领兵回防。只要刘岱兵马一撤,仅剩袁绍与曹操,我们便可无惧,冀州可保万无一失。”>
潘凤的想法是,既然冀州被包围,那就来一个反包围。>
公孙瓒和刘岱都只是为利而来,只要他们的老窝受到威胁,他们就必然会领兵回去。>
这招或许也算是围魏救赵。>
韩馥频频点头,其他人也都跟着喜形于色,只有沮授脸色表现得颇为忧虑。>
“此策甚妙,潘将军不但勇武盖世,这智谋之计也是让人赞叹啊!只要公孙瓒和刘岱撤兵,咱们冀州有五万兵马,又有潘将军和张郃赵浮等将军,便可无惧袁绍来夺。使君,快写信吧。”>
耿武大笑说道。>
“我即刻写信,只是公孙瓒兵马已入冀州,潘将军……”>
韩馥还是希望潘凤能早日领兵去挡住公孙瓒。>
潘凤起身拱手:“主公放心,末将明日即领兵出发,去挡住公孙瓒,必护住我冀州百姓。”>
“唔,好,哈哈哈……”>
众人散去,韩馥亲自写信,分别派人送去幽州给刘虞和送去南阳给袁术。>
此时潘凤的兵马尚未入城,他先出城下令兵马屯住城外,明日将要重新启程,去往安平,抵挡公孙瓒。>
本来兵马行军劳累,得功而回,已经成婚的还想着能马上见到自家女人,好好睡上一觉,现在却又听到明日出发的命令,尤其是今日不能入城,全军兵士颇有怨言。>
不过潘凤在出城时,就让韩馥立刻给了赏钱,亲自带出城外营中,分发给立功将士,又有好酒好肉招待,这才让军中兵士稳了下来。>
留下李响镇守城外,潘凤又找来不少家住邺城的兵士,简单交待之后让他们入城回家过夜,明日再早早归营。>
潘凤安排好军中诸事,单骑进城回家。>
回到家时已是黄昏,潘凤一踏入家门,即见闵兰正站在院中,望着门口发呆。>
闵兰见到潘凤,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喜笑颜开,小跑到潘凤面前才停住。>
“夫君,你回来了。”>
心里纵有千言万语,此刻也都汇聚成一句平常问候语。>
“嗯,你这是在等我吗?”>
潘凤笑问道。>
闵兰微微点头:“听闻夫君得胜归来,又听说使君让将军明日领兵出征,将军出城抚军,阿兰以为将军今晚不会回来,心里又总是期盼,就……就出来看看,没想到还真把夫君等回来了!”>
潘凤抓住闵兰双手:“再急,我也会回来看你和小阿华的。”>
正说着,婢女带着女儿潘华出到院中,潘华迈着小步向潘凤跑来,嘴里叫着:“阿爹,阿爹。”>
潘凤蹲下身,伸出双手,等潘华跑到面前,一把抱起,笑问:“阿爹不在家,小阿华乖不乖?有没有听阿母的话?”>
“阿爹,阿华很乖,没有惹阿母生气。阿母说,阿爹去打坏人,保护阿华和阿母,还有好多好多人,阿母说阿爹是大英雄!”>
潘华伸手捋着潘凤嘴上的两撇八字胡嘻笑玩耍。>
潘凤看着闵兰,眼神里充满了对她的肯定和爱意。>
“阿爹,为什么会有坏人啊?”潘华又问道。>
“因为……因为……因为他们不乖,不听话,他们就变坏了,变坏就要被打。”>
潘凤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回答,只能这么糊弄了。>
小孩子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潘凤前世时的一个小侄女,曾经把他问到哑口无言。>
当时潘凤准备去抓鱼,小侄女问他:“你去哪里?”>
他答:“我去抓鱼。”>
“你去哪里抓鱼?”>
“我去海里抓鱼?”>
“你为什么去海里抓鱼?”>
“因为鱼在海里啊!”>
“鱼为什么在海里?”>
“因为鱼会游泳啊。”>
“鱼为什么会游泳?”>
这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让他无法再答。>
再答下去,可能答一天一夜都答不明白。>
一家人吃完晚饭,潘凤洗去身上风尘,回到房中,看了一会兵书。>
闵纯早已给他送来几卷兵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