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氏商行在建成几个油罐和油库之后,基本上解决了成品油入港的问题,通过一周的运行,赵武发现,这些油库和油罐,只是刚刚能够满足现在市场的周转,如果稍有积压,就会周转不开。>
为此,他和二叔浩瀚商量之后,再建造了一个百万吨的大油库,已经开始落实。>
现在五氏码头,除了自己和几个朋友的货物,几乎全部都要给油船让道。>
所以,在香港,现在只要是需要药品和油品的商人,都会来到五氏码头。>
为此在五氏码头,专门开辟了一个大厅,就是为药品和成品油商人服务。>
虽然,现在生意红火,但赵武知道,一旦广州沦陷,这油品的交易可能就要减少甚至终止。>
到了那个时候,海陆和陆路,就会彻底中断。>
虽然他们也预计到了这些,但是依然建造大型油库,不为别的,单说这油品是抗日的必需品,就值得投入,即便是将来没有收益,他们也不会后悔。>
这一天,在浩瀚的办公室,同时来了两位商人:秦昊,祥瑞公司老板, 贸易代表;高原,大华国际对外贸易公司总裁,军统香港站长。>
其实在秦昊来到香港后不久,高原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但是,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两个人也抛弃前嫌,走在了一起。>
这一次两个人,来到这里,也是为了在今后的势态下,怎么才能够,把更多的货物,运到内地,支援抗日。>
两个人来到这里,都给浩瀚提供了信息。>
那就是根据目前的形势,广州很快就会沦陷,到了那时候,交通中断,药品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内地,可油品,就有困难。>
三个人在办公室经过研究,发现国内沿海主要的港口,都遭到了倭寇的轰炸。>
油品要想通过其它港口,进入内地,危险性特别大,一旦失败,损失也是不可估量,其次他们的方案,也要让船主同意才行。>
那一个船主,愿意把自己的油船,开到被轰炸的港口。>
为此他们选择了,另外两个港口,一个是缅甸的仰光,另一个是越南的海防。>
不过最后,三个人一直认为,到仰光去建点,毕竟那里离香港较近,运输上也比较方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国政府修建的滇缅公路,也已经开通。>
至于海防市,可以作为一个备用的地点,等到以后情况有变,再介入不迟。>
会议最后商定:由于经费和信誉问题,暂时以五氏商行的名义,在那里经营货仓,转运货物。>
两个人走后,浩瀚把赵武和李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讲述了他和国共代表商讨的结果。>
赵武听后说道:“这码头的事情,我熟悉,还是虎弟留下,主持码头和后续的发展。>
“大哥,还是小弟我去吧,这里的码头,你比我熟悉,其次,小弟也想熟悉一下码头的业务,还有就是,小弟在这里,被媒体追得太厉害,也不利于我在这里的发展。”>
不过他最后,还提供了两个情况:第一,倭人在这里的底线,是要求香港中立,而却要和澳门发展友好关系;第二,有一条英国商人的货船,找到了他要卖掉。>
听完上述信息之后,三人经过协商,做出如下决定。>
赵武继续留在香港,并协查一下倭人和澳门发展友好的原因,如果此事成立,一旦将来香港有变,澳门也可以发展成一个商点,并且今后的投资,也可以向澳门倾斜。>
李虎前往仰光,在此之前,他要找到出卖货船的英国商人,如果价格合适,可以买下此船,并带船离开,前往仰光。>
因为现在五氏有了码头,如果再有货船,就如虎添翼,并且将来一旦香港有变,自己公司的撤离,就有了保证。>
对于和香海会合作的问题,有松月负责,她在新成立的公司担任主管,至于投资去向,等到赵武去了澳门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香港五氏的三家旅店,有李萧全权掌管。>
思琪和梦竹接管华源地产。>
这次人士的调动,也是工作的调整。>
有决议就要快速落实。>
当天,所有的人士调动和工作变换,就已经全部到位。>
在香港地面上,要说五氏商行,谁的人脉强大,还是赵武。>
因为真正赚钱的核心业务,都在他的手中。>
药品和成品油,是他在经管,这也是五氏最大的两块蛋糕,现在每月的利润,都在两亿港币以上,所以李虎提到商船的事情,浩瀚就决定,可以购买。>
而华源地产的业务利润,还不到这两块的一个零头。>
赵武接到任务,就马上来到澳门的一所典型欧式住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