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7章 歌声募捐(1/2)

作者:逍遥玩家
因为倭寇在大亚湾登陆,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在广东境内展开。

海路和陆路的运输,随着战争扩大,已经完全中断。

所有到内地的商品,被转运到了仰光和海防。

之前还繁忙一片的香港码头,船只已经寥寥无几。

五氏码头,现在上岸的只有药品和部分生活用品,与原来相比,吞吐量去了九成。

在香港和广东接壤的地域,原来都有检查站,自从倭寇登陆后,这些地方,都站满了要进入香港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没有合法手续的灾民,也要进入香港来避难。

到了这个时候,原来的管制,就变成了虚设,很多人拖家带口,都通过小路和破开的篱笆进入香港。

倭寇登陆之前,来到香港约有十万的族人,他们大部分都是能力在香港立足。

在这些人中,有些有资产,有些有亲朋好友,有些有熟练的技能,对香港的社会还没有造成很大的冲击。

可是倭寇登陆之后,每天进入香港的灾民,成千上万,警方对这些人潮已经无能为力。

一时间香港的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成群的族人,无家可归。

在郊区,有很多人都自己动手,搭起了窝棚。

香港名流界和广大媒体,也掀起了救助灾民的活动。

他们提出的口号就是‘一碗粥’。

每个有固定生活的市民,每天节省一碗粥,提供给来到香港的族人。

赵武因为码头和货场的生意大部分停止,就亲自带着手下,开着货车,拉着粮食,来到郊区,建起了临时大棚,支起了熬粥的大锅。

他们为这些逃难的族群,送去了一碗碗热粥。

这些来到香港的灾民,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又到处分散,为此香港各界呼吁,建立统一的救助系统和居住地。

这样便于管理,也有利于救助。

在媒体和各界的呼吁下,港英政府,派出了大批警察,划出了临时居住地和救助点。

这样成片的居住地,就在郊区建成,虽然那里没有美丽的楼房,但是规整的窝棚,可让这些灾民,遮风避雨。

在救助点,虽然每人每天只能吃到两次稀饭,但他们的生命有了保证。

只有活下去才有明天,才有希望。

在倭寇登陆十天之后,广州沦陷。

武汉保卫战打了四个月,而广州只有区区的十天,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华夏族人的灾难。

从登陆到广州沦陷,这片区域,就像一个不设防的地域。

香港在倭寇登陆之后,就有数十万灾民涌入。

让香港的人口骤然间,扩大了一倍。

物价房价在成倍的增长。

五氏商行,在倭寇登陆之后,购入的粮食,就有千吨之多。

这些粮食,都逐渐无偿的提供给了逃难的族人。

为了抗日,香港各界,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努力筹到更多的善款,支援到抗日之中。

红玲固定每周日演唱会的门票,全部捐出,用于支援灾民和抗日。

有一天,她忽然登报声明,在海滨广场,举办个人露天演唱会,有红十字会协助义演。

只要是来客,不管一次捐助多少,都可以进场。

可以说,这是红玲成名以来,第一次,在室外举行献唱募捐。

在演唱会的当天,入口处放着两只大箱,有香港著名艺人十位之多,加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此站台,为红岭助威。

实际上这一次进入场的观众,下至普通族人,上到商界大咖,都踊跃前来。

这次活动,也为她的演唱募捐开创了新模式。

因为她过去的演唱募捐,都在室内剧场进行,让很多普通族人,看不到也不能参加。

而这一次,让很多普通的族人,也有了看演出募捐的机会,哪怕他们只捐出一个港币,也是为抗日出力,对增强底层族人的归属感,起到了推泼助澜的效果。

来到这里自发为红玲站台的艺人,也都要求,能够在这里,一展歌喉。

最后这些艺人,也都上台献歌,更加把场内的氛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爱国、爱族,人人有份。

这一次演出,让参与的人数,达到了她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数量级,有十万之多,而筹集到的善款,也是平时室内的数倍。

当最后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报出善款数额的时候,红玲眼含热泪,拉着前来站台的其他艺人,对着场下所有的观众,鞠躬致谢,并且由衷地说道:我们都是华夏族人,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流着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我夺舍了魔皇 恶汉 冷婚欲醉入心扉宁夏莫天泽 今天女主黑化了吗 一念欢宠,调教小女友 豪门权宠第一夫人 一世龙皇夜宣虞妃 爱你不过是场劫 圣少女的烦恼[综] 寒门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