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丈夫
这支流放队伍成分有些复杂,除却段颎的家眷,以及押送的狱吏,还有一队胡人骑士。
他们本不该在流放队伍里面。
而现在又多了一股新的势力,就是李文侯以及他的部下。
“李文侯……”
此时段煨也是看到了李文侯,脸上神情极为苦涩,既有欣慰也有难堪,就像在最落魄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曾经的朋友不要忘记他,同时也是最怕见到曾经的朋友。
与此同时,李文侯已经找上了胡人骑士,与对方首领交涉之后,他们先对押送狱吏进行威胁,再与段颎家眷进行拜别,最后才是骑马扬长而去。
接替他们的,就是李文侯。
骑在马上,李文侯神情冷漠:
“凉州偏远,多马贼,多悍匪,接下来就由我带人护送一段,确保你们不会死在半道之中。”
毕竟只要百姓还可以活下去,那么他们也就不会起来造反,就像太平道领导的黄巾起义。
最后还是李文侯打破僵局:
关键段煨,跟他阿父是同辈,而且还是战友关系,这要怎么开口招揽。
究其原因,再怎么招抚羌人,当官的还是关东士人,他们不停止对羌人的压迫,这些叛乱也就永远不会消失。
现在段颎家眷都是戴罪之身,就算段煨进了军队,也只能做伍长什长,想做队率都不可能。
“说的好啊!”段煨打量李耀:
不过旋即李耀心中充满遗憾,现在段煨陷入低谷,非常适合进行招揽,但他没有这个能力。
李耀发现两人看来,依旧还是昂首挺胸,没有露出半点怯意。
前二者,依旧主张招抚羌人,结果就是,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最后还是段颎,以铁血政策,杀的尸横遍野,仅耗费四十多亿军费,就将叛乱真正平定。
“这一路上,我们都安排好了,回到凉州也就不用再看他人脸色,即便到了敦煌那边,除了环境比较恶劣,依旧还是吃穿不愁……”
不过认识一下总归还是好的……
不提自己年龄尚小,当然是指身体年龄,而不是指心理年龄。
“可惜……可惜……”
提到段颎,段煨眼神之中掠过一抹复杂,这是他们段家的骄傲,官至太尉,位及三公,但也同样是因为段颎,现在他们段家举族都被流放到了边疆。
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除非他们遇到特赦或者大赦,否则就连老家姑臧都不能回,所以才说大汉朝廷没给段颎这位老将,留下最后一点体面。
而在他们身后,此时李耀正在目光灼灼打量段煨,这个段煨可要比他阿父有名的多,但是相比其他知名武将逊色不少。
曾经再是如何辉煌,现在都是过往云烟。
押送的狱吏走路……
流放的罪犯骑马……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
“就是身份比较麻烦,现在太尉已经走了,我们这些人没有谁能在朝廷里面说上话……”
段煨低着头,声音非常沉闷:
不过换个角度,作为跟随董卓进京将领之一,能在董卓死后躲过内部厮杀,甚至最后活到寿终正寝的人,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简单!
毕竟,另外一个作为董卓旧部依旧活到寿终正寝的人,可是号称算无遗策的贾诩。
不通军事,又肆意剥削,等到最后出事,就上书请求内迁边民,放弃凉州,能收钱的时候来者不拒,该平叛的时候推三阻四,而且理直气壮,言称千里做官只为财,丑恶嘴脸,展露无遗!
“已经足够了,能够留得性命,或许将来陛下念及段家忠心,能够让我们返归乡里……”
听到这话,那些押送的狱吏,根本没有进行反驳,反而都是一副顺从模样,自从他们进了凉州以后就已经被这般“保护”起来。
没过多久,这支流放队伍便是再次出发,其中段颎家眷足有八十多人,李文侯也是财大气粗,直接就将手上多余战马,全都送给他们代步。
“自从夏育以及田晏两位将军,因为北征失利,被贬为庶人以后,大哥常常感慨身边无人可用……”
而如果以段颎的死亡为界限,段颎生前,凉州已经十年没有出现任何动乱,段颎死后,仅仅只是过去五年,凉州各部再次反叛,并且打进三辅地区。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就连段煨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段家是否能够得到赦免。
直接是让前面两人,都是转头向后看去,视线锁定李耀身上。
“现在仲父性命无忧,又有我等愿意相助,他日未尝不可再次扶摇直上,将失去的,都夺回来!”
“就凭你刚才那一番豪言壮语,大哥肯定会将伱征辟入府……”
刚开始还有些感到愤愤不平,可是随着后来,遇到的羌人部族,氐人部族越来越多,而且都是蛮横无理,想要抢劫他们财物,都是靠段颎的威名才能够安全的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