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走访考察是半公开的。>
张书记打算带着几个公社干部组成考察小组,实地考察,看看秦家沟生产队的发展情况。>
要是秦家沟生产队真能把沼气厂搞起来,他是绝对支持的。>
要是随便听人家说个新名词,就拍脑门成立个厂子,这种情况下他也是要严肃批评的。>
这是搞形式主义。>
是务虚。>
要严肃处理,改正错误的思想。>
张书记将申请的条子扣下,随便找个理由把大队书记项鸿信打发走,带着人出发了。>
项鸿信坐在回大营生产大队的拖拉机上,越琢磨越不对,跟同行的老队长说道。>
“你信不信,张书记肯定会带人去秦家沟生产队的。”>
老队长有些懵。>
咱们刚才可是一块跟书记谈的话,难道我漏了什么吗?>
他疑惑的问道。>
“张书记刚才有说要去秦家沟生产队吗?”>
“你不懂,我跟着张书记已经好几年了,他办事风格一直是这样......”>
项鸿信思考了片刻,对司机说道:“转向,咱们去秦家沟生产队一趟。”>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提点秦友良几句。>
然而等他们到了秦家沟生产队,跟秦友良说起这件事后,对方却是一脸无所谓的模样。>
完全就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感觉。>
项鸿信皱着眉头。>
“秦队长,你现在不光代表了秦家沟的形象,还代表了大营生产大队,对于领导视察工作一定要重视。”>
秦友良自信满满的说道:“项书记,我不是不重视领导视察工作,我是自信,要不我带您看看我们秦家沟生产队?”>
.......>
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
往年这个时候,社员们大多会聚在一起打牌、扯闲天。>
这时候却是行色匆匆的往后山上走去。>
年轻力壮的带着猎枪去打猎,年纪大点的带着小娃娃,背着背篓,上山摘野果,捡木柴。>
每个人脸上带着笑,精神饱满,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满足感。>
因为秦家沟生产队如今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今年的收入就是去年的一倍。>
现在队里又搞了养殖场,还通了电,他们相信,明年一定会更好。>
张书记带着公社干部在村里走了一会,看着这种情况,频频点头。>
“秦队长管的不错,难怪年年都是先进生产队。”>
公社下面也有许多生产大队,张书记也都走访调查过,但那些社员们大多是死气沉沉的,整个人早就被荒年磨灭了激情。>
像秦家沟生产队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
一路上,他们参观了磨坊、香油坊、铁匠铺,还有烧砖厂。>
尤其是烧砖厂。>
修建的相当气派。>
隔着矮墙还能看到穿着制服的工人们在忙碌着。>
张书记走过去挑拣了一块垒墙剩下的砖头。>
先是拎了拎,然后又在地上敲了敲。>
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相都很不错,已经赶上县里烧砖厂的质量了。>
张书记感叹道。>
“技术也很过硬呢。”>
同行的公社干部笑道。>
“这才是咱们社员们该有的精神面貌,秦友良队长确实有一套,要我说,一定要让秦队长给大家传授传授经验,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正好要到年底了,把几个干部召集到公社里开个会,讨论下明年怎么实现共同富裕。”>
几个干部你一言我一语正聊着,突然有人指着前面空地。>
“诶,你们看那是什么?”>
“不就是养猪场吗,看着还挺干净的,奇怪,旁边那个铁家伙是什么?”>
他们凑近看了看,终于发现了端倪。>
“这里怎么会有广播站?奇怪,没听说秦家沟生产队通电了?”>
城郊几个生产队的供电路线都是县供电所决定的。>
他们看过供电线路图。>
名单上没有秦家沟生产队啊?>
张书记几人面面相觑。>
他们想凑近了看看,这时几个民兵围了过来,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走。>
“刚才就看你们几个鬼鬼祟祟的,不会是间谍吧?”>
“我跟你们说,今天谁都不准走,等我们队长过来了处理。”>
民兵们拎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