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带着他的嫡女赵婉娅回乡祭祖的赵元仁得知赵庄的事后惊怒交加。
他在赵庄的五服之内的宗亲几乎被土匪杀光了,赵元仁也只能长叹一声。
瑶瑶头,赵元仁决定出资重修赵家的祠堂。
弹劾登莱地区的文武官员于事无补,赵元仁没有上奏折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和登莱总兵郑林望。
五服之内的宗亲不多了,赵元仁就想起他的亲侄子张辰了,所以,他亲自来给张辰捧场。
张辰想多了,人家老赵这时没有让张辰改名为赵辰,到赵家祠堂认祖归宗的想法。
那个,赵元仁想认张辰为义子,将来给他养老送终,并继承他的家业。
一妻四妾,今年四十四岁的赵元仁只有赵婉娅这一个嫡生的女儿。
认为他以后应该生不出孩子了,赵元仁想认他亲侄子张辰为义子,亲上加亲。
金陵礼部左侍郎赵元仁是张辰的亲大伯,他亲自来给张辰捧场。
华东商行大院子前院客厅中的同志们都惊了,他们大都溜出客厅,派他们在偏房休息的随从,回去送信。
武官员。
大明以孝治天下,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在大明,亲侄子和儿子的区别不大,福山县知县田学文和他亲侄子田亚义的关系,和亲生的父子差不多。
张辰是赵元仁的亲侄子,他和赵元仁的儿子差不多。
赵元仁是正三官官员,张辰一不小心就混成登州府顶级的官官二代。
不知道他是新鲜出炉的官二代,张辰正在接待赵氏、张晨君、张二辰、张三辰、张一经、张景参。
赵氏、张晨君、张二辰、张三辰、张一经、张景参来劝张辰到张家祠堂,认祖归宗。
那个,确认张辰不会认祖归宗,张晨君、张二辰、张三辰姐弟三人是来看热闹,一人给张辰五百两银子礼金,他们顺便参加华东商行登州分行的开业典礼。
张一经是张家的族长,他退休前是青州府某县的知县。
张辰把赵氏、张晨君、张二辰、张三辰、张一经、张景参请到华东商行登州分行的大休息室。
张大财已经招募或买了六百多员工(店员、护卫、杂役、侍女)。
侍女上了茶后。
张一经给张辰讲了认祖归宗重大历史意义后,他又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年项羽也是靠风格,我就能考中第一名解元。”
张辰站起身:“吉时快到了,我去放鞭炮,等会咱们去状元楼吃饭。”
“说你胖,你就喘上了,还解元,你能考中举人就不错了。”张晨君是张辰的大姐,她骂张辰一句。
张辰再次明言,他不认祖归宗,张一经和赵氏对视了一眼,他摇摇头。
张景参是张一经的嫡子,早就忍不住了,他骂张辰一句:“我爹是咱们张家的族长,他亲自来劝你认祖归宗,张辰,你不要不识抬举!”
“族长亲自来劝你,初阳,你要适可而止,不要自误。”赵氏骂张辰一句:“上个月,我把你革出族谱,是为娘考虑不周。”
“上个月,母亲大人把我的名字从族谱上去掉,把我赶出张家,是照章办事,没有错。”
张辰笑了笑,他看张景参一眼:“上个月,母亲大人把我赶出张家时,族长在哪,那时他怎么不劝阻,想把我赶走就赶走,想让我回去,我就得回去,凭什么?”
“老爷,嗯,大少爷,吉时到了。”当着赵氏的面,张大财不方便称呼张辰为老爷,他请张辰去放鞭炮。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