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白昏迷三十五天后,这天中午,他忽然睁开了眼睛,“凝视”着头上的墙壁。林若夕看到这种情形后很是兴奋,她还以为他苏醒过来了,就晓白晓白的喊他的名字,可是他没有一点反应,她又用手在他眼睛正上方晃了几晃,他仍然毫无反应。她把医生叫过来看,医生说这种情况属于植物人状态。尽管情况让她有些失望,但是她认为这是病人好转反应,是“亲情疗法”起到了积极作用,她对唤醒他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从昏迷的状态中渐渐苏醒了。刚开始苏醒时,他并不认识林若夕,她就在他耳边说了两遍我叫林若夕,接着说他们是如何相识的和分别九年后在什么场所邂逅相遇。他努力回忆了半天,终于回忆起她是谁来了。>
又过了两天,她的眼睛可以灵活转动了,叫他眨眼他就眨眼,叫他闭眼他就闭眼;他对她说的话也有反应了,只是回答不流利;另外,掐他肌肤,他也能感到痛了。这一切变化,让她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付出是值得的。>
林若夕十分高兴,她的眸子里闪动着温柔,看着他忧郁的眼神说:“晓白,你知道你昏迷了多少天吗?”>
陆晓白轻轻地、含混不清地说:“不知道。”>
“整整四十三天。”>
他的脸上立即出现惊讶的神色,既而断断续续地说:“这段时间你都陪在我身边吗?”>
林若夕点头说:“我一直陪在你身边。”>
很快,陆晓白深邃的眼眸里漾开了绵绵的笑意,这笑容交织着感激、幸福和哀伤。他暗想,如果不是自己发生车祸,那么她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自己就不可能受到她知冷知热的照顾了。他甚至悲哀地想,如果自己不幸罹难了,或者成为永远的植物人,那她一定会内疚一辈子的,要是这样,自己也值了。>
又过了六十五天,陆晓白终于出院了。>
而此时的林若夕,已经挺着个大肚子了。>
事实上,在医院里陆晓白看着林若夕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他的内心是很痛苦和烦躁的,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表现在脸上,不过,他并没有对她说自己因为什么才会出现这种不良情绪,因为他知道,一旦让她知道自己对她怀孕的事情耿耿于怀,那她一定会生气的,肯定会认为自己狭隘自私,不理解她的感受,从而把她对自己重新建立起来的感情破坏掉。而她呢,还以为他是遭受车祸才表现出这种烦躁不安的情绪,所以她还暗暗自责过。>
他虽然爱林若夕,但是他无法做到爱屋及乌。>
不过,后来有一次周丽华来医院看望他时对他悄悄说了一席话,让他豁然开朗了。她说,林若夕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人,尽管她丈夫已经被判刑了,但是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他,这说明她与丈夫已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凌驾于世俗的洪流之上,任何外来力量都无法破坏它,这对你来说是最可怕的;假如你真心实意爱她,一心想把她追到手,那你就应该接纳她不久后面世的孩子,让她觉得你是一个宽容、大度、有责任感的男人,只有这样,她才有可能会慢慢地接受你的感情,否则,以她清高孤傲的个性,她宁愿一个人带着孩子苦巴巴地过日子,也不愿意跟着一个可能会让她受半点委屈的男子凑合过日子。>
陆晓白忧郁地想,既然林若夕为了继续爱冯天宇能够顶着当面遭人冷嘲热讽、背后受人指指点点的巨大压力,那么自己为了她为什么不能接纳她的孩子呢?虽然是委屈了自己,但是这也许是重新博得她的爱的唯一选择。>
于是,他就对林若夕说,我支持你把孩子生下来。>
林若夕说,谢谢你。>
也就是他的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让她感到了人生在风雨交加的逆境中获得的一种温情力量。自从别人知道她坚决要把孩子生下来的想法后,她听到的都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别人对她的这种想法十分不解。然而,这个对自己一往情深而被自己拒绝过的男人,竟然支持她把孩子生下来,她认为他是在替自己作想的。>
林若夕告诉陆晓白,她之所以不愿意把孩子打掉,是因为她觉得冯天宇是被冤枉的,她不想让他失去人身自由后又失去自己的亲骨肉,这样对他是很不公平的。>
他问她,你把孩子生下来,等孩子成长到懂事后,假如孩子问你他的父亲是谁,他去了哪儿你怎么回答?要是别人把天宇坐牢的情况告诉孩子你怎么办?难道你不怕孩子会受到心理影响吗?>
她说,你说的这些问题当初我也纠结过、挣扎过,可是后来我想通了,首先,我会把孩子带到一个远离这种言语“污染”的环境让他健康成长,如果他问起他父亲的情况,我就会用善意的谎言告诉他你父亲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要等你长大以后他才会回来,然后我再告诉他你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目的是让他父亲“高大”的形象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