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寺人披见公》
春秋五霸有多种法,晋公在各个版本都有一席之地,可以是当之无愧。后来的历史学家学家们提到春秋时有成就的国王时只齐桓公和晋公,(齐桓晋)至于其他三位都省略了。通过《寺人披见公》我们还是可以欣赏到一代霸主晋公重耳同志的胸襟和气魄。
看一个人的胸襟是否宽广,就看他对仇人态度就可以了。寺人披当年是个职业杀手,受上级委派两次追杀晋公,他的特点就是行动迅速,尤其晋公在狄国打猎的时候,他不期而至,把晋公吓得狼狈逃跑都被他砍断了一只袖子,那只断袖给晋公留下了心理阴影,估计在夜半常常被恶梦惊醒,所以多年以后一听这个人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那个被砍断的袖子。但是对让他胆战心惊的仇人,晋公上台以后既然没有全国搜捕以泄当年之恨,当他来到面前的时候也没有不由分挥刀就砍,只是回忆了他们之间不愉快的往事就让他离开,这充分明晋公已经宽恕了这个仇人。当寺人披出那个篡权阴谋的秘密以后,晋公立刻就给予了高度的信任并采取行动粉碎了叛乱,这更明了他具有高度的分析判断能力,其智慧和胸怀让人不得不佩服。
纵观历史上许多人对过去的仇人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吸引了许多本来是对方阵营中的人才而最终取得了成功。比如三国时,曹操在征宛城张秀的时候,张秀先投降后又叛乱杀死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和大将典韦,可是后来张秀向曹操提出第二次投降的时候,曹操仍然接受了他的投降请求,而且终曹操一生没有对张秀进行报复。唐朝名相魏征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对手太子建成的手下,还多次建议杀死李世民,但是李世民上台以后也没有杀人报仇而是根据魏征的贤才给予重用,开创了一代盛世。
有句话叫“李广难封”,汉朝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可是始终却没有封侯,主要原因就是他心胸狭窄,睚恣必报。在地方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出去喝酒回来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让李广停下问话。李广的随从:“这就是当年的李将军。”可是校尉:“就是现在的将军也不允许夜间闲逛,何况是当年的呢!”让李广住在了当地旅馆。时间不长,李广又被起用,他即请霸陵尉和他一起上前线,至军中而斩了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胸影响他的处事风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言诚不我欺也。
真话,我觉得晋公也好,李世民也好,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也都有七情六欲,对仇人也有着深刻的忿恨,曹操对杀子仇人张秀更恨不得手刃之。但是他们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在大局面前用顽强的毅力克制了个人情感,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寺人披见公】(僖公二十四年 《左传》)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