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呆住了。>
二十贯啊!>
往常时节,一年到头,能存个一贯钱,就算是省吃俭用、持家有道了。>
现在,奇哥儿要一次性发二十贯?>
不。>
肯定是自己听错了。>
倒是福伯了解自家这位公子,说一就是一。>
向来没有反悔的。>
他从巷子里,拿出银钱,挨个挨个的发放:>
“拿着吧!”>
“公子既然发话了,那就说明大家值得这二十贯。”>
“别跟没见过世面似的。”>
福伯其实心里也没底。>
老爷交代过,公子当前的要务有两件:>
一是读圣贤书;>
二是养身体。>
但是现在李奇居然开始在长安城里折腾生意,而且还有一个铺子。>
难道是老爷授意的?>
他很想问问,却又不知道问谁。>
影卫只负责保护李奇的安危,从来不过问其他事情。>
所以,福伯只好跟着李奇折腾了。>
等到事情忙完后,福伯去了灶房帮秋姨准备李奇的晚餐。李奇则独自一人,坐在正厅里,看着眼前满满两个箱子的银钱,有些发愁。>
“这些铜钱……这样堆积着不是个办法啊!”>
“得找个时间,去换成黄金。”>
“金条才是硬通货啊!”>
最近制玻工坊的流程和出品都非常稳定,每天大约能烧制出八十件琉璃制品。>
李奇隔三差五会给一些新的图纸过去。>
这个过程,叫做:出新款。>
他太知道新款的重要性了。>
除了一些实用的琉璃制品,可以无限制的烧制,成为基础爆款。>
像是那些摆展的工艺品,给人欣赏的,则是越稀有越值钱。>
晚餐刚刚端上桌的时候,院子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人还不少。>
李奇皱了皱眉,道:>
“福伯,去看看是不是庄子里的人!”>
“诶!”>
福伯转身而去。>
李奇暗想:打家劫舍的人不会这么快就摸上来了吧?>
没多久,便听到福伯大喜过望的声音:>
“公子,是老爷和夫人回来了!”>
这声音传来,李奇当即一愣。>
自己的便宜老爹和便宜老娘终于回来看自己了?>
他随即起身,门外。>
李世民和长孙两人正携手走来,李奇呆呆的叫了句:>
“阿爷?”>
李世民面容和煦,看了看长孙,然后道:>
“怎么,见了你娘不叫人?”>
李奇怔怔喊道:>
“阿娘?”>
长孙喜形于色,连忙走过来,抱着李奇,嘴里道:>
“苦了我儿,在这山野间,吃没吃好,穿没穿好。”>
“都是娘的错,娘对不住你!”>
因为长安城的形势,太子和三皇子动作频频,导致长孙几乎寸步不离长安城。>
李世民今天尚未来得及看李奇的日记副本。>
他笑了笑,道:>
“进屋说,进屋说。”>
三人随即进了正厅。>
福伯连忙支应着,找秋姨再忙活几个菜。>
外面随行的侍卫估摸着也没吃东西。>
他们送李世民进了院子后,便各自隐去,仿佛没来过一般。>
李世民横刀立马,径自坐了下来。>
“奇儿,你上次说,秦王要去平叛河北,还真被你说对了。”>
刚一坐下,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炫耀道:>
“不过我听说,那个什么刘黑闼被秦王给生擒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
李奇一直在观察着长孙。>
雍容贵气,看上去果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啊。>
就这份气度,那绝对刚刚的。>
难得看见李奇吃瘪,李世民笑道:>
“你上次给的红薯不错,让人再烤几个,给你娘也尝尝。”>
李奇:“阿爷,上次的你自己一个人吃独食了?”>
李世民被呛得老脸一红,连忙解释:>
“哪能呢,哪能呢!”>
长孙适时插话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