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这是个悲凉的故事,一个糊涂的老国王娶了一个美女作新媳妇,时间长了以后对这个新媳妇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新媳妇产生了政治野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作接班人,于是设毒计、进谗言,让老国王疏远前妻生的三个儿子,包括太子。她的毒计主要有三条,第一条,离间,即把太子弄到外地去干活,自己乘机挑拨是非;第二条,迷惑,她在自己身上涂上蜂蜜,然后让太子为她驱赶闻到蜂蜜味道而聚集的蜜蜂,再让老国王从远处看来好象太子在对后妈动手动脚;第三条、嫁祸,太子把自己作的红烧肉准备给国王吃,可是国王正外出渡假打猎,王妃把肉下毒,等国王回来以后,再当着国王的面把肉给狗和人吃,当然狗和人都死得很难看,再诬陷太子下毒。唉,不幸的是糊涂的国王连中三计,于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们动了杀心。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本篇所讲,太子一不申辩二不逃跑,自杀完事。
纵观整个事件过程中,太子充分表现他的天才的窝囊废特质。对于后娘的三大毒计,他事前不能预防,明他对后娘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事中没有识破,当场揭穿阴谋,明他没有锐利的眼光和聪慧的政治头脑;事后没有手段弥补,明没有政治手段;这一切都明他首先没有做好情报搜集分析工作,其次他没有培植出强大的忠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总而言之,太子申生是个政治上的弱智。即使他当了国王也是个平庸的统治者,弄不好也会死于叛乱。所以当老爸要杀自己的消息传来时,他显得那样的无能和软弱,他一不申辩,怕自己的老爹知道真相会离开那个女人而睡不好觉,这是十足的混蛋逻辑,难道他将来知道自己错杀了亲儿子就睡好觉了吗?二不逃跑,如果一跑等于承认了自己要杀父的罪名,怕别的国家都不收留自己,这也是无知和短见,因为他不知道,如果跑了可以叫“畏罪潜逃”,如果死了也能被人叫“畏罪自杀”,死无对证,罪名更加不能推翻了。
太子是个老实人,如果他当个农民或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会生活得平静而幸福。但是,他却不幸成了太子,成了别人算计的对象,那个位子太挤了。等于一个又笨又傻的孩子拿着大块黄金在混乱的闹市中穿行,只被抢走黄金对他而言还是幸事,糊里糊涂地顺便搭上命也属正常。忽然想起,当李自成大军打进明朝皇宫时,崇祯皇帝拿宝剑砍向自己的女儿时,无奈的喊道:“你你为什么非要生在我们帝王家(跟着倒霉了吧!)?”不知太子把头伸进上吊绳套时,有没有抱怨自己生在帝王家。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 《礼记》)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
“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