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这女娃的心意,为何就儿子看不出来?>
罢了,随她去……>
其实郭玉枝早就死了心了,此时确实只是想让李承志给表妹扬扬名。真要论颜貌,怀淑还真不比张京墨和高文君差。>
知子莫若母,郭玉枝哪还看不出李承志已是铁了心,非娶高文君不可,才有了今夜这种种诸般。>
狷狂也好,数息成诗也罢,全是在为扬名立世做准备。所以这诗,自然不会只作这几首。>
不看那逆子正与高文君窃窃私语,怕是下一首立时就有了。>
看了看被感动的泪珠如断帘,梨花似带雨的张京墨,郭玉枝不由自主的冷哼了一声:这逆子还真是一视同仁啊?>
她还真没料错……>
满园宾客二三百,怕是有大半的目光都落在他三人身上,便是意坚似铁如高文君,都竟有些吃不住。脸上布满娇羞,连说话时都躲躲闪闪,似是连李承志的眼睛都不敢看。>
李承志好不惊奇:“你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能一样吗?”>
高文君有些羞恼,偷一般的白了李承志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高猛,满脸担心,“妾身怕恼了堂兄,害了郎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心!”李承志温声笑道,“只是多作一首诗而已,高刺史不会恼的。”>
既然之前未恼,之后也定是不会再恼……李承志已然猜出来了一点,那高猛似是别有用心……>
看李承志如此笃定,高文君猛的就多了些信心,含羞笑道:“那就先谢过郎君!”>
“你们这不是恩重就是谢,也不嫌麻烦?”>
李承志无奈的摇摇头,打量着高文君,朗声笑道:“且听好:>
薄妆桃脸,微怒却似花靥。柔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素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念了半阙,他稍稍一顿,指向园中的那处荷池,>
“暧宵星明,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不提一众宾客早已惊如木石,便是郭玉枝都是满脸讶异,惊诧不已:这逆子今夜怎就如曹子建附体,绝美的诗词一首接着一首,还那般快,都不待稍歇的?>
若说这些全是他往日旧作……根本不可能。>
仔细算算,儿子开智至今也就刚刚四个月,这百余天他不是忙着平乱,就是忙着抚民。便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作的也大都是如“醉里挑灯看剑”之类主征战杀伐之诗,哪有时间,也更无机会作这种香香艳艳之词。>
再者,这几首一首比一首应景,一首比一首贴切,分明就是即兴之作……>
郭玉枝又想起李始贤领兵归来,提起高文君时予她说的那几句话:>
“儿子智同天授,岂能不懂‘孤鸾之命’所谓何意?要真有何妨碍,承志自然会避凶化吉……”>
智同天授,避凶化吉?>
郭玉枝的心狠狠的一跳:夫君这分明就是在暗示自己……>
看她走来,几个女子哪里还敢坐,早都站了起来,准备与她见礼。>
但郭玉枝就跟冻住了一样,愣愣的站在半路上发着呆,李承志唤了她好几声她才回过神来。>
此时再看这高文君时,都好似顺眼多了?>
郭玉枝难得的没有客气,只是笑了笑,招过郭怀淑,又冷眼瞪着李承志:“这是怀淑,你怕是早记不得了……为娘看你诗兴大发,就予她也作一首……嗯,不要拿‘花想容’那般的来糊弄……”>
老娘也来凑热闹不提,就连“花想容”都看不上?这分明是不但要贴切,还要应景……>
李承志却有些挠头。>
写女子的诗,像李白写给杨玉环的那种是少之又少,搜完唐诗宋词拢共也没几首。其余八成以上不是相思就是别离,包括李清照写的也一样。剩下的两成全都是写给舞女歌妓的,词不但艳还淫。>
他若敢一字不改的念出来,表妹就别想嫁人了。>
那就只能改……>
郭存信被赞为“风仪冠绝泾州”,况且还有郭玉枝这个大号的翻版摆在这里,郭怀淑不是一般的漂亮。>
不是李承志夸张,表妹再长两三岁,容颜绝不输张京墨和高文君。>
他又仔细打量了几眼。>
郭怀淑穿着一身粉裙,似一朵牧丹盛开,衣摆上还绣着两只彩蝶。头上插一支珠花,脸上施着淡粉。可能是沐过兰汤不久,身上的香味很浓,还飘着一丝薰香的味道。>
虽只十三,但肩削腰细,比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